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頁 >> 大陸頭條 >>資訊頭條 >> 臺灣寫真:史學伉儷徐泓、王芝芝4萬套藏書贈浙大中西書院
詳細內容

臺灣寫真:史學伉儷徐泓、王芝芝4萬套藏書贈浙大中西書院

時間:2024-03-18 17:42:00     作者:楊程晨【轉載】   來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新北3月18日電 記者 楊程晨

臺灣歷史學者徐泓甲辰龍年春節後忙得不可開交:一邊是撰寫、校對一套系列歷史讀物的明史部分;另一邊是清理他和妻子王芝芝的藏書,計劃捐贈浙江大學中西書院。近4萬套亟待“搬家”的史書,讓兩位老人忙得“焦頭爛額”。

從產生捐贈的想法到去年底中西書院宣佈接受藏書,直至3月17日開始整理、打包,這對史學伉儷“鬆了一口氣”。

徐泓是知名的明清社會史學家,曾任臺灣大學歷史學系主任、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代理校長、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部長。王芝芝也是歷史學者,曾在輔仁大學、東吳大學、台大任教,主攻世界史方向。二人藏書可謂汗牛充棟,在臺灣學界廣爲人知。

整理、打包當天,記者來到徐泓夫婦位於新店的家中,借古人“二賢”之意,書屋取諧音,名爲“二閒齋”。從上午9時到下午4時,負責清點、建檔的臺灣•華品文創總經理王承惠帶領工作人員將最外間書房書籍打包,整整160個紙箱僅爲第一天的成果。原本被藏書塞得滿滿當當的“二閒齋”露出本來面貌。王承惠估計,4萬冊書籍預計需要400至500個紙箱。

夫婦二人位於臺北、新北的兩套居所風格相近,人在家中走,可選擇的動線卻不多,俯仰皆是的各類史書是家中主角。書櫃上沒有標籤,不同區塊按照明清史、上古史、社會史、世界史、工具書等大致區分。閒聊每談及一本圖書,徐泓會起身,一陣搜索後就能在架上找到目標。“這是我最佩服他的一點。”王芝芝對記者說。

“因喜歡買書,生活方便度上要稍微忍耐一下。”1943年生於福建建陽的徐泓回憶,自己從20多歲開始買書。“除了臺灣,從香港、倫敦、紐約、波士頓到北京、廈門、廣州、上海,甚至是(山東)聊城,我見到新舊文史書都買”。

2023年9月,徐泓在他的微博賬號寫道:“在臺灣,近來許多史學界名學者過世後,他們生前珍藏的書散在舊書店,甚至有落在回收廢紙堆中,真暴殄天物。”他想將藏書捐給服務過的臺灣高校,“但學校換了幾位校長和圖書館長,他們對紙本書的興趣不大”。事情只好作罷。

這則微博短文卻引起浙大中西書院院長劉東的注意。向上級請示後,劉東遂與老友徐泓聯繫,着手對接捐書事宜。去年12月,徐泓赴浙大開講座,順帶參觀了中西書院爲其藏書準備的善本書庫,甚是滿意。當月28日,他在微博上向浙大與劉東表達謝意,並感嘆“真是生平一大幸事”。

徐泓認識劉東,源於學術往來。多年前,徐泓協助當時尚健在的老師、臺灣儒家學者毓鋆接待劉東一行並洽談合作。不幸的是,原計劃的事宜因毓鋆先生離世未能達成,徐泓說,沒承想,“再續前緣”會是因爲自己的捐書“煩惱”。

今年3月初,記者來到徐泓位於臺北文山的居所,夫妻二人看着滿屋的“最愛”,不知從何收起。隨着藏書“搬家”的日子臨近,整理書籍的緊張感一度影響到老人睡眠。17日,經過一天清點,王芝芝看着逐漸開闊的“二閒齋”,開心之情溢於言表。首日工作結束,她立即給子女去電報告:“一切都很順利。”

20世紀90年代初,徐泓第一次回到大陸,後來赴香港任教,他購買了許多簡體字書籍。2012年至2019年,夫妻二人先後在廈門大學、南開大學教書,簡體字書籍成爲二人收藏的主角。“現在簡體書數量應該比繁體、英文的要多。”徐泓說,“我們從大陸買書,然後一點點背到臺灣、寄到臺灣,現在這些書又將被運回大陸,供年輕學者們閱覽,這個循環的寓意蠻好。”

王承惠說,大概今年9月,藏書能抵達杭州。徐泓屆時將專程前往浙大出席開幕活動。

“二閒齋”內,一些圖書貼有“保留”字樣的便箋紙。這是徐泓還需用到的“工具”。年逾80,他筆耕不輟,手邊仍有多部正在撰寫的書籍、論文。除了工作,徐泓愛好廣泛,聽交響樂、手沖咖啡、上網衝浪、追大陸影劇……生活忙得不亦樂乎。若翻看微博,還不時能看到他給新一代大陸偶像點讚的帖子,王芝芝透露:“他最喜歡趙露思,我喜歡吳磊。”

整理書屋,王芝芝還發現了40多年前兒子的小學作文集,其中一篇提到“爸爸最拿手的事”分別是“做家務”和“教書”。王芝芝常稱徐泓爲“徐老大”,她笑說,這麼多年,“徐老大”打掃衛生依舊親力親爲;學生們上家裡,最開心的莫過於找到兩本重樣的書,“這樣就能‘名正言順’地拿走一本”。(完)

底部导航

關註微信公眾號

台陸通APP下載

400-800-1969

周一至周五(8:30-17:45)

2019-2024 dalutone.cn 版权所有 ICP证:闽B2-2019900991 
 


陸通LINE@生活圈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