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頁 >> 大陸頭條 >>會展訊息 >> 明月何曾是兩鄉
詳細內容

明月何曾是兩鄉

時間:2024-03-14     作者:趙文娟 歐東茵【轉載】   來自:福建日報

明月何曾是兩鄉﹒《福建日報》2024年3月14日12版【漳州觀察】

□ 記者 趙文娟 通訊員 歐東茵

東山縣建成全國首個閩台家書展覽館,構建“一封信、一本書、一個展館”的閩台家書檔案體系,打造兩岸以情促融重要載體

核心提示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臺灣詩人余光中“郵票”這一意象,道出上世紀兩岸隔絕下個體的憂愁和無奈。

東山與臺灣一衣帶水,在通信落後的年代,家書成了兩岸親友溝通聯繫的紐帶。近日,“遷台記憶”東山專題檔案文獻展開展,兩岸家書故事第三集也正式編印。一張張泛黃的兩岸家書、一件件塵封的信物,講述着一段段兩岸親人離散、家書跨海峽的故事。這些故事不斷被發掘、活化,成爲維繫兩岸心靈融合的紐帶。

尺素情深難盡鄉愁

“吾因淪落天涯,未盡贍家職責……吾之不寄家書已歷二十餘載……力不從心,愧對妻孥,終身抱憾。”這是1975年東山縣康美公社東沈大隊去台人員沈明川從臺灣寫給髮妻陳娥枝的家書。

信中所飽含的無奈和愧疚,是當時無數親友分隔兩岸之苦的真實寫照。

1949年,在經歷“三大戰役”節節敗退後,國民黨企圖借東山島這一海上交通咽喉“反攻大陸”,爲增補兵源,便在東山島大肆抓壯丁。

東山縣委宣傳部原副部長兼文聯主席李鴻耀介紹,因急需擴充兵員,1950年5月10日至11日,國民黨撤離東山時,不分老幼婚否強行抓壯丁,兩天內從東山共抓走3,974人。一片悲傷籠罩東山,三日不見炊煙,數千家庭承受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妻離子散、骨肉分離之苦。

由於海峽兩岸處於軍事對峙狀態,兩岸人員往來和通郵、通航、通商全部中斷,通信幾乎隔絕。

但是,辦法總比困難多。兩岸親友爲了保持聯絡,想盡辦法通過各種方式輾轉向對岸寄信匯款,其中最常用的方式是第三地“轉口通郵”。

由於當時對帶外匯的僑批管制比較寬鬆,兩岸僑批局已逐漸拓展僑批通道,並與新加坡、泰國、菲律賓,以及我國香港等僑批業建立了聯繫。因此,20世紀70年代,臺灣逐漸有人嘗試通過第三地“轉口通郵”,常是大信封套着小信封,將寄往大陸的家書隱藏在僑批中,先是寄給海外或香港僑胞,由僑胞拆開更換信封,再轉寄給在閩的親人。大陸的回信也是用同樣方式轉寄臺灣。一封信一般輾轉好幾個月才能送達,最長的隔了43年。

第二種通郵通道是台胞接待站。1978年,東山縣在全國率先設立臺灣同胞接待站,爲臺灣漁船避風停靠、物資補給、尋根探親提供服務。臺灣漁民通過停靠福建沿海台輪停泊點的機會,或對台小額貿易,私下帶回書信,通過台胞接待站轉交給大陸親人。大陸親人也通過台胞接待站託人將信件帶到臺灣。

1981年元旦的鐘聲剛剛敲響,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臺灣廣播《空中之友》正式開播,祖國大陸的聲音第一次如柔和春風般傳入臺灣同胞的耳中,許多人開始通過空中電波尋親友、寄相思。

展館櫥窗內,除了家書、信箱等老物件,還展出不少銀票。李鴻耀說,分隔兩岸的親友常常相互資助扶持,在信中夾着現金、銀票,因此出現了大量“銀信合一”的批信。這些信件、現金、銀票,反映了家族、鄉族,以及親情的特殊關係和閩台之間密切的經濟關係。

隨着兩岸家書業務量的增加,單由“水客”(民間郵遞中介組織)接單已難以滿足兩岸同胞的需求,其中一些“水客”逐漸開始建立批信局。1950年,東山先後成立了和成、瑞記、福通、南成等8家批信局,添盛、隆盛2家民信局獲准繼續營業。

這樣的顛沛輾轉,持續了38年。1988年4月18日,臺灣批准《對大陸通信辦法》,同意通過臺灣紅十字組織將臺灣民衆的信件代爲轉寄至大陸,臺灣民衆給大陸親友的信件可由臺灣紅十字組織經香港郵局轉寄大陸。短短兩年,兩岸來往信件達到1,300萬封。

2008年12月15日,兩岸海運直航、空運直航、直接通郵全面啓動,兩岸同胞企盼了數十年之久的“三通”終於夢圓,無數分離家庭得以重逢。

搶救活化背後的故事

每封家書的背後,都述說着感人至深的兩岸故事。在通信極其便利的今天,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手寫家書?

“兩岸家書承載着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深厚親情和共同歷史記憶。在衆多閩台家書中,東山兩岸家書有其獨有特點。”漳州市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涂志偉說,東山是重要的台胞祖籍地,1949年至1988年,東山的兩岸家書大多是去台人員寄回給東山家屬,特別是寄給當年“活寡婦”的,信中流露的情感刻骨銘心。與此同時,許多去台人員團結一致,組成臺灣同鄉會,冒着巨大政治風險幫忙兩岸鄉親辦理第三地“轉口郵寄”,體現了兩岸無法割捨的血脈親情。

“在當前兩岸關係政治背景下,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有助於今人尤其是臺灣年輕人,感受兩岸血脈相連的民族情感,從而推動更多的互動與交流。”涂志偉說。

千萬封兩岸家書散落民間,其中不少已經遺失或損壞,亟須搶救保護。2018年起,爲進一步搶救、保護包括兩岸去台家屬在內的涉台文獻,東山縣檔案局、東山縣台港澳辦聯合面向社會徵集海峽兩岸往來書信和辦理兩岸往來的文書材料,許多當地村民紛紛自發捐出與臺灣親友往來的家書和老物件。

“這些兩岸家書不能只是靜靜地沉睡在展館,必須要讓它們背後的故事‘活’起來,讓更多人知道!”李鴻耀說。

2022年,東山縣檔案館組建兩岸家書故事編委會,由當地10餘名作家、學者、文史研究員組成編寫工作組,研讀400多封兩岸家書,從中挖掘故事線索;走遍了全縣61個建制村,入戶採訪上百次,查閱各種文史資料,反覆斟酌推敲。目前,已採寫了48篇動人的兩岸家書故事。《一管洞簫的傳奇》《我爲兩岸離散親人傳書》……一封封兩岸家書背後的真實鮮活故事被挖掘、活化,故事中生動的情節、真摯的情感,將當年悲歡離合、酸甜苦辣再現讀者眼前。

兩岸家書故事不僅在本地引起強烈共鳴,也收到了來自臺灣的迴響。

“吾甥要永遠記住是大陸福建省東山縣人。這裡有姑、姨、舅、妗親戚朋友祖先墳塋,代代要記住這一點。”這是一封上世紀90年代從東山縣城關鎮寄往臺灣新竹市的家書。信中東山兩姐妹表達對遠在臺灣的姐姐逝世的沉痛心情,囑託臺灣的四個外甥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家鄉和根。經東山縣台港澳事務辦協調聯絡,去年東山關帝文化節期間,收信人陳成智的親人陳成華從臺灣寄來了4封珍貴的家書。

今年1月1日,“遷台記憶”東山專題檔案文獻展開展。這是全國首個閩台家書展覽館。東山縣檔案館館長林鎮才介紹,在省、市閩南文化研究會的協助下,東山縣已構建“一封信、一本書、一個展館”的兩岸家書檔案體系。截至目前,東山縣檔案館已徵集“遷台記憶”檔案資料6,000多件、兩岸家書400多封。

開展“遷台記憶”檔案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已列入福建省“十四五”規劃。2022年3月,福建省政府台港澳事務辦、省檔案局、省台聯、省檔案館聯合發出公告,面向海內外徵集“遷台記憶”檔案文獻。這意味着,包括兩岸家書在內的涉台文獻搶救保護工作提速,“遷台記憶”資源庫更加豐富了。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挖掘更多兩岸家書故事,將這些故事拍成專題片,並與閩南師範大學史地學院合作推廣學術檔案研究成果。通過東山關帝文化旅遊節、臺灣同鄉會等兩岸交流渠道,向臺灣同胞徵集更多閩台家書,共同講好兩岸故事。”林鎮才說。

底部导航

關註微信公眾號

台陸通APP下載

400-800-1969

周一至周五(8:30-17:45)

2019-2024 dalutone.cn 版权所有 ICP证:闽B2-2019900991 
 


陸通LINE@生活圈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