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頁 >> 大陸頭條 >>大陸生活 >> 臺灣藝術青年重慶逐夢:在大陸深度發掘自我
詳細內容

臺灣藝術青年重慶逐夢:在大陸深度發掘自我

時間:2023-12-17 19:55:00     作者:鍾旖【轉載】   來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重慶12月17日電 記者 鍾旖

27歲的臺灣青年張永楷在重慶有多重角色:四川美術學院藝術碩士、教培機構的小提琴教師、分享日常生活的博主,偶爾還受邀拍攝平面廣告、參與音樂會演出……

“這些機會在臺灣少有。只要是與藝術領域相關的,我都願意嘗試。”17日,在接受採訪時,這位“Z世代”把其在渝生活比作一段深度發掘自我的探索旅程,“很慶幸,逐夢路上,大陸給了我廣闊平臺”。

張永楷來自臺灣新北,不到6歲就開始接觸小提琴,學有所成。本科階段,張永楷成爲臺灣華梵大學美術系的學生,並於2016年作爲交換生到位於重慶的四川美術學院學習一年。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大陸,收穫很大。”張永楷回憶,此行,他在瞭解大陸美術課程的同時,結交了不少朋友。最爲心動的還是祖國的大好河山,他與朋友們去河南太行山寫生、去雲南旅行、在重慶周邊區縣體驗農家樂,也在心中慢慢種下“登陸”的種子。

2019年,張永楷考取四川美術學院油畫專業碩士,足跡行至更遠。至今,他已參與大大小小展覽10餘個,從學校到北京、廣州,在不斷磨礪中,形成繪畫風格。

張永楷的從業經歷多與“藝術教育”相關。在臺灣,他做過美術教師,兼職過企業美術部門負責人。近一年,張永楷的“主業”是音樂教學。他表示,藝術令其感到輕鬆、自在。“只要是能夠嘗試的,就要挖掘能力與潛力。同齡的大陸年輕人都很優秀。”

記者見到張永楷時,他正爲下一個課時的小提琴教學做準備。“平均下來,每週要上38節課,都是一對一授課。”張永楷介紹,大陸的藝術教育市場前景可期。他的30名學生不只有考級需求的小學生,還有二三十歲的上班族,甚至退休人士。

“在教學中,我更傾向去了解學生本身需要什麼,因材施教。”張永楷說,音樂和美術最大的不同是標準的明確。美術可以發散,但音樂需要更精準的表達。教師的藝術水平、耐心程度、教學方法等,都會產生不同效果。

因有兩岸經歷,張永楷在教學中更多了一份思考,比如“制式化”與“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如何取長補短。爲保證授課質量,張永楷每天堅持練習小提琴一小時以上。秉持“亦師亦友”的教學風格,他還會關心每位學員的生活近況,在細微處給予幫助或指導。

“找到了中意的從業方向,我是幸福的。在快節奏的當下,我也會時刻提醒自己保持熱忱。”張永楷說,他已決心發揮專長,在大陸做一名藝術教育的“園丁”,對未來充滿期待。

如今,張永楷還擔任重慶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青年委員會副秘書長一職,常以“學長”身份積極參加兩岸青年交流活動,分享在渝求學、就業心得及生活感悟。他表示,要想消除一些偏見和陌生,現身說法更有說服力。希望用自己的故事,讓更多台青在大陸找到逐夢機遇。(完)

底部导航

關註微信公眾號

台陸通APP下載

400-800-1969

周一至周五(8:30-17:45)

2019-2024 dalutone.cn 版权所有 ICP证:闽B2-2019900991 
 


陸通LINE@生活圈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