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頁 >> 大陸頭條 >>資訊頭條 >> 讓閩南歌越唱越響
詳細內容

讓閩南歌越唱越響

時間:2023-12-07     作者:陳夢婕【轉載】   來自:福建日報

□ 記者 陳夢婕(本文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閩南人闖蕩天下遍佈世界各地,而當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一同唱起閩南歌時,彷彿是在共同翻看來自故鄉的一封古老家書

近日,2023世界閩南語金曲頒獎盛典暨海峽兩岸閩南語音樂大獎賽(以下簡稱“大獎賽”)落下帷幕。經過激烈角逐,最終新加坡賽區的林健輝獲得冠軍,福建賽區的黃桂恆和中國臺灣賽區的蘇金羚分獲亞軍和季軍。

閩南人闖蕩天下遍佈世界各地,而當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一同唱起閩南歌時,彷彿是在共同翻看來自故鄉的一封古老家書。恰如臺灣知名詞人方文山在閩南歌《我們同唱一首歌》中所寫:“我們同唱一首歌/越唱越動聽越歡喜/風吹過樹梢枝椏/我們在月下說彼此聽懂的話。”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

大獎賽至今已連續舉辦八屆。總製片人兼總導演陳飛是土生土長的廈門姑娘,她的閩南歌《祝福你》《風中的相思樹》等很多人都耳熟能詳。可是獨樂樂不如衆樂樂,陳飛常把一句閩南話掛在嘴邊——“戲棚頂(舞臺上)是站久的人的”。年少成名,她從歌手一路走來,深知機遇和平臺的重要。“給熱愛閩南歌、有夢想的年輕人搭臺,通過大賽爲他們點亮聚光燈,鏈接更多資源,這就是我辦大獎賽的初心。”陳飛說。

陳飛從小就喜歡站在戲臺旁聽歌仔戲演員吟唱,穿行在街頭巷尾看騎樓下的老人們泡茶話仙,在閩南文化的滋養中長大的她深知閩南語所承載的古老歷史:自漢魏開始,部分中原人爲了避難,逃到閩南一帶定居,北方漢語與閩地少數民族語言相融合,從而形成了現在的閩南話。閩南話中保留了大量中原古漢語的詞彙和發音,不論是歌唱還是說話都極富韻律感。

30多年前,一首從臺灣紅到大陸的《愛拼才會贏》讓閩南歌打破地域的界限唱響大江南北。但早期臺灣受日本演歌影響較大,用顫音、哭腔來演唱成其標簽,也讓一些年輕人望而卻步。陳飛告訴記者,這幾年,隨着新生代創作者的加入,閩南歌突破了以往的侷限,去掉過量的演唱技巧,讓人耳目一新,有多首曲子出圈:如馬句的《一生啊》網絡點擊率超過10個億;林啟得的《大田後生仔》更在網絡上創造了60個億點擊率的佳績。以剛剛結束的大獎賽爲例,陳飛不只看到了年輕的面孔,還有百花齊放的藝術形式,選手們把閩南歌和Rap(說唱)、爵士,甚至新西蘭民謠等不同音樂元素相融合,推陳出新,佳作頻出。

來自東北鐵嶺的魏曉龍是大獎賽舉辦以來第一個闖入十強的東北選手。他說,自己是被閩南歌的兄弟情、拼搏勁所深深打動,“閩南歌放入了整個男子漢的情感世界,有江湖豪氣與忠肝義膽,還有英雄末路時的無奈與不甘,唱起來特別走心”。儘管一句閩南話都不會說,但他苦練出來的閩南歌卻讓評委拍手叫絕。今年魏曉龍還推出了自己的閩南語單曲《打拼正當時》,他計劃這個冬天穿上軍大衣,站在大東北的冰天雪地,結合二人轉的曲調唱幾曲閩南歌,再通過個人抖音號平臺推出,讓更多東北人愛上閩南歌。“閩南語中,吃叫食,走叫行,你叫汝,他叫伊……有時唱起歌來,我覺得自己好像走進了時光隧道,閩南歌的文化底蘊不是普通地方歌曲或者流行歌所能媲美的。”

我們同唱一首歌

今年,中國臺灣賽區參賽人數近4,000人,創下新高。臺灣賽區召集人、臺灣大立衛星電視臺總監黃炫碩告訴記者,如今在臺灣,特別是北部,年輕一代講閩南話的少了,但好在還可以通過音樂來傳承,展現閩南語的美,不會讓它走進博物館。此外,這次報名的臺灣歌手80%沒來過大陸。但一到廈門,音樂聲響起,大家一起用閩南語歌唱,我說的你都知道,你唱的我都聽得懂,兩岸同文同種,這種文化歸屬感一下就拉近了人心的距離,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大獎賽季軍、臺南姑娘蘇金羚對大獎賽的高水準、高規格留下深刻印象。她說,在臺灣南部,每個週末,廟會和各地的活動中心都會舉辦小型的閩南歌比賽,但沒法和這次比賽的專業性相提並論。

比賽選手來自世界各地,和蘇金羚在決賽同臺PK的就是菲律賓姑娘施美妮。施美妮的阿公是閩南人。五年前爸爸過世,她決定通過學唱閩南歌來學習自己祖先的語言。

比賽間隙,蘇金羚給施美妮解釋閩南語歌詞及其所要表達的情感。在合唱團唱美聲的施美妮則教蘇金羚如何使用滑音和裝飾音等增強歌曲的情感表達。蘇金羚覺得,通過大獎賽,全球閩南語頂尖高手能夠聚在一起,互相切磋技藝、共同提升,這個機會很難得。

比賽之餘,蘇金羚還去走訪了廈門的幾家音樂酒吧。她驚喜地發現,儘管廈門是一座開放的沿海城市,外來人口很多,但酒吧只要唱起閩南歌,臺下粉絲就會齊聲跟唱,《查某囝仔》等新近源自臺灣的閩南歌大陸聽衆也是張口就來,場面非常熱烈,甚至門口還排起長龍等待入場。蘇金羚計劃明年到大陸出幾首閩南語新歌,試水兩場直播,“用自己祖先的語言,回到祖地唱歌,完全沒有隔閡”。

以創作《愛拼才會贏》而享譽海內外的臺灣音樂人陳百潭此次也來到大獎賽現場,帶領大家同唱這首歌,並捧回了2022年大獎賽的“終身成就獎”獎盃(去年因疫情無法到現場)。在獲獎感言中他說:“這是此生獲得的最高榮譽!”

今年的“終身成就獎”得主、《命運的吉他》原唱者阿吉仔同樣來自臺灣。他把獎盃外盒落在了活動現場,大賽組委會要給他送過去,可他婉拒了:“我就拿着獎盃上飛機回臺灣,這多麼榮耀啊!”

唱給全世界聽

本屆大獎賽冠軍林健輝來自新加坡,從小就跟着媽媽唱閩南歌。儘管英文流利,但他還是喜歡用閩南語來創作。今年爸爸生病療養期間,林健輝專門用閩南語寫了一首《給爸爸的歌》,回憶自己與爸爸過往的點點滴滴。“小時候爸爸比較威嚴,似乎難於親近。但閩南歌的情感特別真摯,所以,我要用它來給爸爸寫一首歌,我現在有很多話想對他說,而歌聲就像從心裡流淌出來一樣。”林健輝說。

此次大獎賽在海外10多個國家設立了賽區,每到一個地方,都得到當地政府、商界、演藝界、社團等的大力支持。決賽當晚,馬來西亞旅遊、藝術和文化部長張慶信等通過視頻表示祝賀。

馬來西亞檳城是廈門姐妹市。馬來西亞檳城州議會議員鄭來興親自來到決賽現場給本國選手加油。他說,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記錄着文化的變遷與發展。東南亞一帶有1,000多萬閩南人後裔。從唐代開始,就陸續有閩南人漂洋過海移民南洋群島。他們不僅帶去了閩南的地方特產,也帶去了閩南的方言、文化,對當地語言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馬來語中tauke(頭家:老闆)、misua(面線)等都是源自閩南話。閩南話作爲檳城華人的特色和象徵,保留和傳承它非常重要。馬來西亞政府和民間經常組織當地的閩南歌比賽,也非常支持和鼓勵民衆踊躍參與本次大獎賽,爲賽事挖掘輸送優秀的閩南語音樂人才。同時,也希望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週年爲契機,探尋閩南文化的海洋精神,尋求合作新機遇。

“不論是大陸、臺灣,還是東南亞,比賽時臺上是對手,臺下是朋友,攜手去打拼,有的族譜拿出一對,祖上還是一家。”陳飛說,大家因爲志同道合走到一起,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把閩南歌唱響全世界,要做世界第一等。

陳夢婕﹒讓閩南歌越唱越響﹒《福建日報》2023年12月7日7版【海峽】

底部导航

關註微信公眾號

台陸通APP下載

400-800-1969

周一至周五(8:30-17:45)

2019-2024 dalutone.cn 版权所有 ICP证:闽B2-2019900991 
 


陸通LINE@生活圈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