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頁 >> 大陸頭條 >>宗族文化 >> 張真君信俗連起兩岸情
詳細內容

張真君信俗連起兩岸情

時間:2023-09-19     作者:全幸雅【轉載】   來自:福建日報

□ 記者 全幸雅 文/圖

9月7日,位於福州市台江區的張真君祖殿內人潮涌動,煙霧繚繞。“今天是張真君999週年誕辰,兩岸信衆都在慶祝。”福州張真君祖殿管委會主任卓海柱介紹說。

當日,在臺灣屏東平寮聖皇宮,供桌上擺滿了瓜果等祭品,信衆們手持清香許願祈福。屏東平寮聖皇宮青年會會長尤達偉說:“兩岸同根同源,信衆們共同崇尚法主公立德行善的品質,希望兩岸信衆能常來常往。”

張真君是何方神聖,爲何深受信衆敬仰?張真君又稱張聖君,俗名張慈觀,是永泰縣月洲人,生於唐天祐年間。相傳他體魄健偉,臂力過人,精通武術,爲人急公好義,愛打抱不平,後被“閭山大法院”祖師許旌揚的弟子收爲門徒。當時福建瘴氣疫癘流行,匪徒橫行,民衆苦不堪言。張慈觀學法數載,才藝精進,經常爲民除害,做了不少有益桑梓的善舉,包括耘田、插秧、興修水利等。後來他在閩清金沙溪坐化升天。老百姓爲紀念這位行俠仗義的義士,便在閩清金沙建造張聖君母殿,在福州他活動和居住過的地方建造張真君祖殿,並奉其爲“農業神”。

始建於宋代紹興年間的福州張真君祖殿,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明隆慶五年(1571年)大規模重修後,才形成今天佔地近1,000平方米的規模。2009年,該殿被列爲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晨光熹微,煙霧嫋嫋,走近張真君祖殿,只見其坐北朝南,正面是禇紅色牌樓式磚牆,大門上直書“奉旨祀典”,下橫書“張真君祖殿”貼金匾額,十分醒目。大殿內依序有藻井戲臺、供採光的雨蓋天井、廊廡、正殿,爲“重檐歇山頂,抬梁穿鬥式”構架,中祀張真君神像。殿宇規模宏偉,雕樑畫棟,是珍貴的福州道教文化勝蹟。

卓海柱介紹,在漫長的文化衍播中,張真君在福州由“農神”演變爲了“商神”。福州及福建省內各地的商賈對其頂禮膜拜,虔誠至極,並視張真君祖殿所在地爲“福地”紛紛雲集於此,組成經濟實力雄厚的“商幫”,進行頻繁的商貿活動。

明清年間,信奉張真君的商人們作爲傳播主體之一,將張真君信俗傳入臺灣。清末,張真君祖殿成爲由商人子弟組成的道教鬥堂——浣心堂的祖堂,張真君鬥堂的創始人之一吳可珍後赴臺灣創辦了臺北三奶宮鬥堂濟功會。

張真君信俗在島內不斷衍播,臺灣專祀張真君的宮廟有60餘座,而被家壇供奉及作爲道教神廟陪祀的宮廟則不計其數。

因明武宗敕封“法主”神號,民間又稱張真君爲“法主公”。在臺灣,每年法主公的誕辰祭日都要舉行盛大的迎神會,稱爲“大龜會”。屆時廟裡會準備面制的紅龜,以及糯米制的紅龜粿,讓信衆們祈求許願,謂之“乞龜”。還願時,有些人會演戲酬神,敲鑼打鼓地送迎大龜,謂之“還龜”。“乞龜”和“還龜”成爲祭主公的重要民俗活動。

隨着兩岸關係的發展,張真君祖殿已成爲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場所、臺灣同胞暢敘鄉情的重要平臺。2015年,張真君祖殿組團參加在臺灣佛光山舉辦的“中華宗教傳統文化聯誼會”;2018年至2021年連續四年,福州市臺協會與臺灣太子元帥臺商聯誼會共同舉辦海峽兩岸宗教民俗活動,得到兩岸張真君信衆的積極響應……

時光流轉,歲序更迭,由臺灣信衆捐贈的鎏金木質楹聯、青石浮雕龍柱、百鳥朝鳳支撐柱仍安置在張真君祖殿內,靜靜訴說着一段段兩岸情緣。

卓海柱表示,祖殿將於今年底進行新一輪重修工作,期待重修後的張真君祖殿舉辦更多兩岸民間交流活動,讓兩岸信衆會聚一堂,交流敘緣,讓張真君信俗文化在兩岸生生不息。

全幸雅﹒張真君信俗連起兩岸情﹒《福建日報》2023年9月19日7版【海峽】

底部导航

關註微信公眾號

台陸通APP下載

400-800-1969

周一至周五(8:30-17:45)

2019-2024 dalutone.cn 版权所有 ICP证:闽B2-2019900991 
 


陸通LINE@生活圈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