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頁 >> 大陸頭條 >>大陸生活 >> 青聽•兩岸|臺灣青年在大陸揚起公益之“帆”
詳細內容

青聽•兩岸|臺灣青年在大陸揚起公益之“帆”

時間:2023-07-31 16:59:00     作者:陳文韜【轉載】   來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31日電(記者 陳文韜)

f00dd450d9d747aea1972dafaf5ab407.jpg

當下,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選擇來到大陸生活發展,在他們當中,還有很多熱心於公益事業的青年代表,他們在大陸這片廣闊的海洋揚起公益之“帆”,乘風破浪,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着“兩岸一家親”的理念。

在大陸志願服務時長累計超過1,000個小時、爲困難人士提供法律援助、向聽障青年伸出援手……近日,中新網《青聽•兩岸》欄目邀請3位在大陸發展、熱心公益的臺灣青年,他們在節目中分享了在大陸從事公益的暖心故事。

心中種下公益的種子,在大陸這片沃土生根發芽

先後在無錫、溫州發展的臺灣“90後”青年潘柏銓,因家人也從事公益事業的關係,從小耳濡目染也對公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十年以來一直從事着志願服務和兩岸交流的工作。如今,他在大陸志願服務時長累計已經超過1,000個小時,並榮獲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個人獎。

2021年初,潘柏銓在無錫籌組臺灣青年公益聯盟,將臺灣青年凝聚起來,如今已經在江蘇組織了數十場防汛防疫、關懷老人、捐贈助學等臺青志願者活動。“大陸給了臺灣青年很多機會,所以我也想做出一些回饋。”他說,大陸爲他的公益理想和事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養分,讓他心中早已種下的公益種子,能夠在這片沃土生根發芽。

“從小到大,我的夢想就是可以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到現在依然還是。”說出這句話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臺籍教師賴彥君,13年前獨自跨越海峽來到武漢求學,如今已成爲身兼大學教師、律師、調解員、公益普法志願者等多重身份的法律教育工作者。

“我在臺灣出生長大,所以我可以對臺灣民衆的所思所想感同身受;我在大陸學習工作,所以我瞭解這裡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自稱“兩岸通”的賴彥君在大陸各地參與了多場公益普法講座和活動,爲困難人士提供法律援助。同時,作爲國臺辦與最高人民法院“總對總”在線訴調平臺調解員,她也幫助兩岸羣衆消除彼此之間的誤會,增進雙方相互理解,“在調解成功的時候,那種促進兩岸融合的喜悅之情油然而生。”

來自臺灣桃園的在京就業臺青蕭家曜談起從事公益的初衷,用了“因緣際會”四個字。2020年,已在北京工作兩年的他,在一次交流活動中結識了爲大陸聽障青年免費提供烘焙技能培訓的北京彩虹天使咖啡屋創始人李紹嬅,從此邁進了公益的大門。此後,他還與9位臺灣青年,組成了北京市唯一一支臺青北京冬奧、冬殘奧城市志願者服務隊,爲民衆提供志願服務。

“臺灣青年作爲在祖國大陸發展的其中一分子,我希望能夠在這裡幫助更多有困難的人。”在彩虹天使咖啡屋,蕭家曜從零開始學習手語,立志成爲有聲世界和無聲世界的“橋樑”,雖然會遇到困難,但看到聽障孩子們燦爛的笑臉,他也由衷感到一切都值得。

公益就是無我、利他,將愛和溫暖無私傳播給需要幫助的人

回憶起印象最深的一次公益經歷,潘柏銓想到了一位江西的貧困學生小淇。在一次公益教學即將結束的時候,跟潘柏銓結對的小淇用一個月的零用錢——10元錢,給柏銓買了一件禮物,希望柏銓以後看到禮物就可以想起她。

這件事對潘柏銓的觸動很大,也燃起他心中一團公益的“小火苗”。他直言這個世界從不缺少愛,缺少的是傳遞愛的人,通過一次次這樣的公益活動、一次次的微笑、一次次的感謝,會在自己心中不斷注入熱情的火種,這也是他能夠堅持去做公益慈善的動力來源。

“公益的初心,就是無我、利他。”蕭家曜認爲,做公益就不要考慮自己能夠得到什麼,重要的是如何接觸到這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以及如何把個人的力量奉獻出去。作爲彩虹天使咖啡屋的一分子,現在常常被笑稱爲“非正式推廣大使”的蕭家曜,一直在將這裡的公益故事傳播給更多人,“因爲我們身邊有很多身心障礙者,他們需要被社會關注。”

在賴彥君看來,公益不是一個人做很多,而是很多人去做。在參與公益普法活動期間,她累計指導培訓了數十名法律援助志願者,希望可以讓公益的理念深入更多人的心,“如果每一個人都可以把自己所得到的愛和溫暖,無私地傳播給需要幫助的人,這份愛就會不斷地傳下去,我想這就是公益的意義所在。”

融入大陸,我在自己身上看到了無限的可能

在大陸發展生活多年,3位臺青不約而同地提到“融入”二字,並邀請島內的臺灣年輕朋友來大陸走走看看。“與其通過我的嘴來講,我更希望島內的同胞親自過來看看大陸的發展速度、發展機遇。”如今來到浙江溫州發展的潘柏銓表示,自己也是親身參與融入到大陸的發展之中後,才發現大陸這片土地給予臺灣同胞的這些機會,他也歡迎更多的臺胞來到大陸這片發展的沃土一起打拼。

“因爲融入,我在自己身上看到了無限的可能。”從剛到武漢時聽不懂老師上課的內容,到成爲湖北首位臺灣執業律師、榮獲2022年“湖北青年五四獎章”,賴彥君直言,融入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但身邊有很多的師長、朋友給她滿滿的關懷和鼓勵,讓她有勇氣去面對困難挫折,而這也是她從受益者轉變爲服務者、堅持做公益的原因。同時她也相信,每一個臺灣青年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大陸奮鬥出燦爛的未來。

d62705cd6b7e46c9b0f12bcf1f373413.jpg

在北京打拼的蕭家曜說,在參與志願服務當中,接觸到非常多的本地市民朋友,真正讓他感受到“接地氣”是什麼。他說,要真正地融入到這片土地當中,就要把“臺灣同胞”這個標籤給拿下來,多跟大陸的朋友、同學交流,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在這裡站穩腳跟。如今,蕭家曜已經成功註冊了“志願北京”的志願者身份,他將持續投入社會服務和公益事業發展。(完)

陳文韜﹒青聽•兩岸|臺灣青年在大陸揚起公益之“帆”﹒中國新聞網|青聽•兩岸 2023-7-31


青聽•兩岸|90後臺青在大陸深耕公益事業:想要回饋社會

中新網7月31日電(馬壯 陳文韜)

d52d95dfeb2e46feaf7d2f8469d7aa42.jpg

在大陸發展的臺灣青年們,用熱情和實幹詮釋着“兩岸一家親”理念,他們中有人十年如一日投身志願者服務。淺淺一灣海峽,阻不住這些有志青年的腳步,隔不開那份屬於同胞的情誼。近日,臺灣青年潘柏銓做客中國新聞網《青聽•兩岸》欄目,分享了他在大陸投身公益的經歷。

潘柏銓的家人有成立公益協會的,也有運營慈善基金會的,他自幼就生活在一個好行善的家庭氛圍中。正是由於這樣的家庭背景,公益這個詞便從小在他的腦子裡有了烙印。

如今,這位“90後”臺灣青年已經在大陸深耕公益事業長達十年,志願者服務時長已累計超過1,000小時。作爲臺灣無我公益慈善協會理事長、溫州(鹿城)臺青創客坊負責人,他提及自己熱衷深耕於大陸公益事業的初衷就是想要回饋社會。

來到大陸發展的潘柏銓在事業上收穫頗豐,他深知這片沃土給臺灣青年提供了很多機會。由此,在他的心中便種下了一顆種子——要結合自己所長在大陸做一些公益活動。他說,要懂得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也希望把自己從事公益事業的經歷分享給更多的兩岸青年。

在大陸做公益的這些年,潘柏銓的成就可圈可點。他在江蘇無錫籌組了臺灣青年公益聯盟,鼓勵和吸引更多兩岸青年參加公益活動,如今這個聯盟成爲了蘇臺兩地青年公益交流的平臺,助力更多處於困境的青少年能夠擁抱夢想。

潘柏銓近期參與了一項鄉村振興的活動,村民的感謝、微笑、擁抱、握手,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村民的淳樸情感感染了他,讓他愈發堅定自己的公益事業一定要做下去。

作爲一名青年志願者,潘柏銓還傾注大量時間來幫助有困難的孩子。對他而言,這一過程不僅是幫扶,更是交心。潘柏銓在節目中表示,在一次留守兒童助學活動中,他與一名叫小淇的貧困學生結對,爲小淇提供助學幫扶。期間他們的相處像是一家人,然而教學即將結束時,小淇卻開始疏遠他,這讓潘柏銓感到不解。

經過一番詢問潘柏銓得知,在小淇的經歷中,很多人前來做的都是“一次性公益”,活動結束後便不再與小淇聯繫,久而久之,小淇對於此類活動也“逢場作戲”起來。“這顯然違背了做公益的初衷”,潘柏銓對此感到很不是滋味,他找到小淇,表示自己不會忘記她。小淇後來贈與潘柏銓一個鑰匙圈作爲禮物,希望柏銓以後看到禮物就可以想起她。這些年來,潘柏銓也一直和小淇的家人保持着聯絡,去年小淇的姐姐向潘柏銓透露,小淇現在讀書非常認真,這讓潘柏銓十分欣慰。

對潘柏銓來說,小淇的成長,在他心中又種下了一顆公益的種子,激勵着他在未來的日子裡,以熱心和耐心溫暖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凡事在於堅持,這些年來,潘柏銓以青年志願者的身份奔走多地,幫助了一個又一個和小淇一樣的孩子。2021年,他獲得“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個人獎”,這是祖國予以他的肯定。(完)

馬壯、陳文韜﹒90後臺青在大陸深耕公益事業:想要回饋社會﹒中國新聞網|青聽•兩岸 2023-7-31


青聽•兩岸|臺青賴彥君:作爲“兩岸通”爲更多人消除法律盲區

中新網7月31日電(馬壯 陳文韜)

她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臺籍教師,還身兼律師、調解員、公益普法志願者。臺灣青年賴彥君,13年前獨自跨越海峽,來到武漢求學。如今的她已是一名“兩岸通”,時常奔走於公益普法的現場。近日,賴彥君做客中國新聞網《青聽•兩岸》欄目,分享了她在大陸的公益故事。

3cd2a00155344bef91d55e3e097b57a4.jpg

賴彥君,是一名獲得湖北省青年五四獎章的臺灣同胞,這些年來,她憑藉專業優勢,在公益普法的事業中發光發熱。問及做公益的初衷,賴彥君給出的答案是,投身公益和她的夢想密切相關。從小到大,她的夢想是可以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在大陸學習、工作,讓賴彥君瞭解並熟悉了大陸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自稱是一名“兩岸通”,她致力於在涉及兩岸溝通的場合中,爲更多人消除法律盲區,實現有效的溝通。同時,她也爲在大陸就業、就學、創業的臺胞提供周全的幫助。

就她而言,在不同的工作中,對“法”的詮釋也是多方位的。作爲大學老師,她在講臺上培養法治人才,用言傳身教的方式鼓勵自己的學生參與到公益活動當中。作爲律師,她開展公益講座,爲困難人士提供法律援助。當用法律援助的方式爲困難群衆解決問題的時候,她感受到的是維護公平與正義的自豪感。她希望自己能幫助他人維護合法權益,“無論案件大小,都可以在每一個案件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因有着較高的專業水準與卓越的工作成效,賴彥君成爲了國臺辦與最高人民法院“總對總”在線訴調平臺的一名調解員。她對能夠從事這項工作深表榮幸,她說“促進兩岸融合的喜悅之情油然而生。”“我希望可以讓公益的理念深入人心”,賴彥君鼓勵已經融入大陸生活的臺灣同胞可以形成“傳幫帶”的作用,希望更多臺青去幫助那些初來乍到的青年們。(完)

馬壯、陳文韜﹒臺青賴彥君:作爲“兩岸通”爲更多人消除法律盲區﹒中國新聞網|青聽•兩岸 2023-7-31


青聽•兩岸|跨越海峽的善舉 臺青蕭家曜在大陸做無聲世界的“橋樑”

中新網7月31電(馬壯 陳文韜)

臺灣青年蕭家曜因爲巧合接觸到了公益事業,便從此踏上了公益之路。他從零開始學習手語,在無聲和有聲的世界間搭建橋樑……近日,他做客中國新聞網《青聽•兩岸》欄目,分享自己爲聽障人士搭建溝通之橋的故事。

在一次兩岸交流活動中,蕭家曜因緣際會結識了彩虹天使咖啡屋創始人李紹嬅。彩虹天使咖啡屋是由臺胞李紹嬅創辦,聽障青年可以免費參加烘焙技能培訓,在大家眼中,這間咖啡屋匯聚了海峽兩岸的愛與善。在李紹嬅的鼓勵下,蕭家曜克服了和聽障人士的溝通障礙,也參與到更多公益活動中。在2022北京冬奧會,他作爲北京冬奧臺灣青年城市志願者服務隊副隊長,成爲冬奧會賽事和北京市民的“橋樑”角色,帶着彩虹天使咖啡屋的聽障人士參與到志願服務中。

擔任助殘志願者需要具備較高的專業能力,蕭家曜也從未停止過努力。一直以來,他使用文字、手勢及專用輔助軟件,與聽障人士準確溝通。據蕭家曜回憶,冬奧會期間,他依靠自身專業技能與他們高效溝通,順利地進行了任務講解、業務培訓等,讓這羣特殊的志願者更快一步適應了自己的角色。

4d297ad13dec41efa8278d62d988f4b5.jpg

其中讓蕭家曜印象深刻的便是邀請咖啡屋的聽障人士,學習如何做心肺復甦術,他耐心地用文字、手勢以及運用手機的聽力、聽寫軟件教聽障人士如何操作心肺復甦術。正是這次活動的順利完成,激勵了蕭家曜,他提到“從那一刻起開始,我認真感受到一個事情是沒有跨不去的坎”。在他看來,作爲連接有聲世界跟無聲世界的“橋樑”,值得勇敢的跨過坎、去嘗試。他也更加主動參與到咖啡屋辦的各項活動當中,爲助殘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蕭家曜提到,自己加入志願者的行列中,目的是希望有更多人可以看見這些聽障人士,讓大家意識到社會上還有很多生活存在困難的人,還有一群特殊的青少年也在盼望成長、渴望被重視。在蕭家曜看來,作爲一名臺灣青年,作爲參與祖國發展的一分子,自己就像一個小小的螺絲釘,但也是在祖國發展的大潮中充當着某種角色。(完)

馬壯、陳文韜﹒跨越海峽的善舉 臺青蕭家曜在大陸做無聲世界的“橋樑”﹒中國新聞網|青聽•兩岸 2023-7-31

底部导航

關註微信公眾號

台陸通APP下載

400-800-1969

周一至周五(8:30-17:45)

2019-2024 dalutone.cn 版权所有 ICP证:闽B2-2019900991 
 


陸通LINE@生活圈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