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頁 >> 大陸頭條 >>資訊頭條 >> 2021兩岸融合發展空間廣闊大有可為
詳細內容

2021兩岸融合發展空間廣闊大有可為

時間:2021-01-08     【轉載】   來自:臺海網

微信截图_20210108093303.png

評論員 文清

 

2020年已經過去,嶄新的2021年已經到來。值此萬象更新之際,兩岸關係也將展開新的篇章。兩岸融合發展面臨新的發展機遇,未來需以更加積極、穩妥、適合的方式穩步向前推進,更好地造福兩岸同胞。

 

第一,推進兩岸融合發展需以兩岸經濟合作為主線,不斷增進兩岸同胞福祉,提升獲得感、幸福感。

 

深化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是增進兩岸同胞切身福祉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多年來,兩岸經濟合作深度融合發展,已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關係。兩岸產業鏈與供應鏈緊密對接,大大促進了兩岸經濟的共同發展,特別是深耕大陸多年的台商大多數已經緊密融入到大陸經濟發展的產業佈局中,成為大陸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0年,祖國大陸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趨勢更加鞏固。有越來越多的台商、臺企看重、看好大陸經濟社會發展機遇和廣闊前景,對紮根大陸發展充滿信心。克服島內政治因素和疫情的雙重不利影響,一批重大台資專案相繼增資擴產,兩岸金融合作實現新的突破。大陸出臺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26條”等政策措施持續落實落細,幫助臺企復工複產的“11條”新舉措取得成效,新基建政策說明會和拓內銷線上推介系列活動為廣大臺胞臺企持續發展拓展了新管道,創造出新的發展機遇。據統計,2020年1月至11月,兩岸貿易增長13.8%,貿易額達2356.9億美元,給臺灣帶來約1277.3億美元貿易順差。這些都充分表明,以強大祖國做依靠,臺灣同胞的發展空間才會更大,臺灣經濟才會更好,未來發展才會更有前途。

 

2021年是大陸“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經濟社會發展藍圖已經繪就,對於兩岸融合發展是一個嶄新的起點。對於大陸而言,需要進一步細化、落實現有各項惠臺政策措施。從目前來看,儘管中央和地方都出臺了大量惠臺政策措施,但實際效果還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比如,政策的原則性比較強,但實際操作性不夠,涉及的各部門協同配合落實政策還有待於進一步加強。因此,未來大陸各地需進一步做好政策配套措施,做好服務台胞臺企的各項細緻工作,讓廣大臺胞、台商真正有獲得感,提高臺胞台商在大陸發展信心與動力。

 

同時,兩岸經濟合作,需要互相吸收借鑒彼此長處,實現更好發展。大陸產業部門齊備,產業鏈完整,整體技術水準較高;而臺灣企業生產經營理念比較先進,經營管理水準比較高,特別是在人才管理、推動產業更新升級等方面有很多創新思想與做法,值得大陸企業學習借鑒。兩岸企業界需要進一步取長補短,實現更好的發展。

 

第二,推進兩岸融合發展需以兩岸交流為推手,力促兩岸同胞由“手牽手”至“心連心”。

 

過去一年,大陸積極應對形勢變化,以線上線下多種方式連續舉辦多場大型兩岸交流活動,包括中山論壇、海峽論壇、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兩岸企業家峰會等,凸顯出大陸始終堅持推進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願意率先同廣大臺灣同胞、臺灣青年分享發展機遇。大陸各地各部門繼續落實、落細各項惠臺利民政策舉措,完善保障臺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以最大找狻⒈M最大努力推動兩岸交流合作提質增效,增進兩岸同胞的切身福祉,獲得兩岸廣大同胞的一致認可與支持。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在於民意、民心,只有不斷增進兩岸同胞之間的心靈契合,才能夠有效化解長期以來兩岸民意之間的隔閡乃至對立,從而逐漸消除臺灣民進黨當局在島內推行“去中國化”、“台獨化”的嚴重影響。兩岸交流活動能夠有力地衝破民進黨的鎖島、“台獨”政策,在兩岸之間,特別是兩岸基層民眾之間搭建起溝通與交流的平臺,有利於爭取島內“反獨”“非獨”力量,為兩岸和平發展彙聚民意力量。

 

未來,兩岸交流需要進一步深耕細作,不一定要新設更多的交流平臺,重點在於將現有平臺進一步建設好、整合好,打造精品,發揮功能,形成機制化、制度化、常態化交流平臺。在形式上需要緊跟兩岸形勢發展變化,線上線下相結合;在內容上需要在如何引導兩岸民意彙聚趨同上多下功夫,以各地有特色的歷史、文化與人文資源精心設計兩岸同胞互動交流的切入點,結合臺灣同胞特別是臺灣青年人的意願、口味與習慣,以兩岸同胞喜聞樂見的方式加強溝通交流,這樣才能更為兩岸基層民眾接受,也更易取得實效。

 

第三,推進兩岸融合發展需以兩岸歷史文化為紐帶,不斷增進兩岸同胞的民族認同、國家認同。

 

兩岸同胞同宗同祖,同根同源,本是一家人。在當前民進黨當局變本加厲推進“去中國化”,加速“文化台獨”進程的當下,海峽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加強兩岸基層和青少年交流,不斷增進兩岸同胞對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認知、認同,擴大臺灣同胞認同一個中國的民意基礎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的。

 

自古以來,臺灣文化就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文化是根基,臺灣文化與大陸文化同宗同源,兩岸文化基因相同。在不同歷史時期,大批大陸居民遷臺,不僅帶去了豐富的生產技術、耕作方式,而且使中華傳統文化在臺灣結出了累累碩果。臺灣文化在語言、飲食、建築風格、歲時節慶、宗教信信仰、戲曲文藝、家族觀念、儒家思想傳承等方面都與中華文化一脈相承,血脈相通。

 

文化認同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基礎,具有精神粘合劑的重要作用。兩岸融合發展,要充分發揮文化交流的心靈溝通作用,以更加柔軟、更接地氣,更加人性化的交流方式,在兩岸同胞心靈之間搭橋鋪路。要注重開拓和創新文化交流的模式,由過去“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發展成“文化搭臺,文化唱戲”,文化交流理應成為兩岸交流的主角,唱響兩岸文化交流的主旋律。以文化交流凝聚兩岸民意、民心,促進兩岸同胞之間的相互瞭解,縮減分歧,擴大共識,為兩岸融合發展奠定更為堅實的民意基礎。

 

在推進兩岸文化交流進程中,兩岸青年交流依然是未來的重點所在。兩岸的未來在於青年一代,擴大深化兩岸青年之間的教育、文化交流與合作任重道遠。應採取兩岸青年喜聞樂見的形式,包括歷史、文化、藝術、體育等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在內容設計上可側重於兩岸血脈相連的史實宣傳,增強臺灣青年一代對祖國大陸全面深入的瞭解,拉近他們與祖國大陸的心理距離,培育臺灣青年一代的國家意識與民族觀念,逐漸消除島內“台獨化”教育對其的負面影響。

 

總之,未來兩岸關係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空間廣闊,大有可為。兩岸需進一步開拓思路、創新方式,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向更深層次、更高水準的方向發展,為祖國統一與民族復興做出新的歷史性貢獻。


底部导航

關註微信公眾號

台陸通APP下載

400-800-1969

周一至周五(8:30-17:45)

2019-2024 dalutone.cn 版权所有 ICP证:闽B2-2019900991 
 


陸通LINE@生活圈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