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頁 >> 大陸頭條 >>資訊頭條 >> 安溪城隍佑衆生 安台赤子本同根
詳細內容

安溪城隍佑衆生 安台赤子本同根

時間:2024-01-22     作者:張錦川【轉載】   來自:福建日報

張錦川﹒安溪城隍佑衆生 安台赤子本同根﹒《福建日報》2024年1月22日7版【海峽】

□ 福建日報通訊員 張錦川

近日,筆者走進安溪城隍廟,偶遇來自臺北市、新北市等地城隍廟的進香團,他們每年都會組織信衆回安溪“省親”,其中還有不少年輕人。

安溪城隍廟,原稱清溪城隍廟(因安溪古稱清溪),始建於五代後周顯德三年(956年),是福建最早興建的城隍廟之一。

據史料記載,清溪城隍由於保護安溪、南安、晉江、惠安、同安五縣百姓免受旱、澇、風、蟲、獸災之苦,因此兩次受敕封,賜金冠、黃龍袍。珍藏在廟內的城隍伯主之印,據傳系宋代皇帝所賜,清溪城隍也因此成爲歷史上唯一的有宋代皇帝賜金冠、龍袍和玉印的縣域城隍,印文爲篆書“敕封清溪顯佑伯印”,拜亭楹聯故稱:“寵錫袍冠八閩第一,褒封伯爵五邑無雙。”

一千多年來,安溪城隍廟歷盡滄桑,其間屢有興廢,其人文軼事和民間傳說在茶鄉大地的老百姓中口耳相傳,懵懂孩兒從小就聽老人講述城隍公保佑鄉民的種種故事,目睹虔誠儀式,參加春巡盛事,城隍信俗影響着一代代人。在人們心目中,城隍儼然是一位賞罰分明、正直無私的正義使者,城隍信俗勸人爲善,淨化心靈,符合中國傳統的“和合”文化特質。

城隍信俗不僅根植於茶鄉大地,歷經數百年傳衍,在臺灣也有衆多分爐。早在明末清初,安溪先民即將安溪城隍香火帶入臺灣嘉義,後分爐到臺南、高雄、臺北等地,直至全島各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臺灣各地共有自安溪城隍廟分爐287座。

安溪城隍廟注重傳承和弘揚城隍文化,其中閩南語原創歌曲《城隍公》廣爲傳唱。該歌曲由臺灣著名音樂家林垂立傾力打造並親自演唱,編曲配器特別選用中國傳統樂器,如大鼓、笛、簫等,生動的主旋律配上兩岸小朋友清脆的閩南語童謠,整首歌曲富有濃郁的閩南文化特色,傳頌着安溪城隍公的傳奇故事和大愛精神。

如今,城隍文化學術研討會、閩台城隍廟聯誼會、城隍春巡等活動經常在安溪舉行,成千上萬的境內外城隍信衆每年都會歡聚一堂,會香謁祖,共敘親情鄉誼。安溪城隍廟見證兩岸同根文脈,兩岸同胞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

底部导航

關註微信公眾號

台陸通APP下載

400-800-1969

周一至周五(8:30-17:45)

2019-2024 dalutone.cn 版权所有 ICP证:闽B2-2019900991 
 


陸通LINE@生活圈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