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頁 >> 大陸頭條 >>資訊頭條 >> 發揮翔安種業優勢 促進兩岸種業交流 2023海峽兩岸種博會在翔安區開幕 / 爲兩岸融合發展共注青春活力 海滄區兩岸青年盛匯活動貫穿全年,實現兩岸青年交流互動常態化 /“福”滿八閩 開“漳”大吉 第二屆福建“福”文化嘉年華活動在漳啓幕 / 16米高的柱子 兩岸勇士輪番上陣
詳細內容

發揮翔安種業優勢 促進兩岸種業交流 2023海峽兩岸種博會在翔安區開幕 / 爲兩岸融合發展共注青春活力 海滄區兩岸青年盛匯活動貫穿全年,實現兩岸青年交流互動常態化 /“福”滿八閩 開“漳”大吉 第二屆福建“福”文化嘉年華活動在漳啓幕 / 16米高的柱子 兩岸勇士輪番上陣

時間:2023-12-29     作者:曾藝軒 陳捷 葉曉菲 / 余健平 許茵茵 / 賴雅紅 鄭文【轉載】   來自:海峽導報

記者 曾藝軒 陳捷 通訊員 葉曉菲

良種助力,產業發展跑出加速度!12月28日,由翔安區人民政府、廈門市農業農村局、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聯合主辦的2023廈門種業博覽會暨海峽兩岸(廈門)種業博覽會(下稱“海峽兩岸種博會”)在翔安區正式開幕。

一直以來,翔安都把種業發展作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持續加大種業科技創新,打造了一批全國知名的蔬菜種子品類,成爲國內主要的蔬菜種子供應市場之一。從匠心育種新苗初綻,到綠意爭妍豐景如畫,一幅繪製着種業振興的壯麗藍圖正在翔安這塊廣袤沃野徐徐展開。

300+展商4,300+品種展會規模影響力超首屆

據參與本次海峽兩岸種博會籌備的翔安投資集團工作人員介紹,此次展會爲期三天,以“兩岸一家親 共築三農夢——廈種強芯 築夢未來”爲主題,地展面積共150畝,參加地展企業300餘家,集中展示了來自全國各地的4,300餘個蔬菜品種,涵蓋茄果類、瓜類、十字花科類、葉菜類、根菜類、玉米類等,參展單位及品種數量均創新高。

本次海峽兩岸種博會還迎來8家台企攜100餘個蔬菜品種前來參展,交流種業技術和經驗,爲兩岸農業深化發展迎來新機遇,注入新動力。展會結合田間觀摩交流、推薦品種評選和科普互動等方式,全方位呈現蔬菜品種最新育種動態、創新成果,搭建蔬菜優良品種交流、展示、交易平臺。

開幕式上,翔安區農業農村局、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等多家政企單位、科研院所現場進行了9個重要合作項目簽約儀式,簽約內容涵蓋了現代化農業產業示範園建設、種子種苗繁育、校企合作、品種嫁接科技創新等多個領域,旨在通過資源共享、技術合作和市場開拓,聚焦產學研持續發力,提升種業競爭力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此次種博會的舉辦,爲全市全省全國種子種苗產業的發展增添了動力活力,進一步促進了兩岸農業領域交流合作,助力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農業種植有區域化特色成功打造一村一品優勢產業

本次海峽兩岸種博會落地翔安,對於翔安區而言,不僅是積極響應和抓住國家全面推進種業振興的戰略機遇,也是發揮種業基礎和種業優勢、推動農文旅結合和助力種業企業“育繁推”一體化的一次好機會。

記者瞭解到,目前,翔安區的農業種植品種已逐步形成了區域化特色,鳳翔萬畝胡蘿蔔、內厝千畝馬鈴薯、新圩千畝蔥蒜和千畝甘藍等蔬菜生產基地實現規模化生產。其中,翔安的胡蘿蔔常年種植面積約3萬畝,常年年出口量4萬噸以上,是廈門市蔬菜出口的主要品類,出口範圍輻射日本、俄羅斯、加拿大、歐洲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成爲廈門市蔬菜出口的最主要品種。火龍果集中種植面積1,200畝以上,是廈門最大的火龍果生產基地,並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此外,翔安成功打造“鳳翔胡蘿蔔”“內厝馬鈴薯”“新圩蔥蒜”等一鎮一品,“大宅火龍果”“烏山青蔥”兩個國家級一村一品,“上宅龍眼”“古宅大蒜”兩個省級一村一品等優勢產業。

龍頭企業發展強勁形成現代種業產業化體系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值得一提的是,翔安區還尤其重視培育種子種苗龍頭企業。目前,全區註冊資本3,000萬元以上的種子經營企業有3家,具備種子進出口經營資質的3家,省級“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1家,省級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省級重點種子企業3家。翔安區的中廈蔬菜種籽公司、文興蔬菜種苗公司、如意種苗高科技公司、金莉園種苗公司等不僅在全省赫赫有名,在全國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其中,中廈和文興都有強大的研發能力,中廈還與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共同發起建設了“廈門市中廈蔬菜種業產業研究院”,雙方開展育種合作,選育出了一批綜合性狀超過進口品種的松花型花椰菜新品種。

如今,翔安區已經形成了“以產業爲主導、以企業爲主體、以基地爲依託,科企緊密合作,具有較高商業化育種水平”的現代種業產業化體系。翔安區委書記黃鶴麟表示,接下來,翔安將繼續推出力度更大的現代農業扶持政策,持續深入做好籤約項目要素保障,服務項目早日落地,助力大家在種業振興中大顯身手。

曾藝軒、陳捷、葉曉菲﹒發揮翔安種業優勢 促進兩岸種業交流 2023海峽兩岸種博會在翔安區開幕﹒《海峽導報》2023年12月29日03版【民生】



hxdb20231229_03bc29c_4.jpg

爲兩岸融合發展共注青春活力 海滄區兩岸青年盛匯活動貫穿全年,實現兩岸青年交流互動常態化

海峽導報訊(記者 余健平 許茵茵 文/圖)

兩岸一家親,未來在青年。昨晚,由海滄區委台港澳辦、海滄團區委主辦,海峽導報承辦的海滄區兩岸青年年度盛匯在海滄日月谷溫泉酒店舉行。在海滄的兩岸青年代表,共同分享了在祖國熱土上追夢、築夢、圓夢的奮鬥故事。

共抓機遇感受祖國發展脈動

創新創業,緊抓大陸發展機遇,是兩岸青年交流繞不開的話題。本次活動,在以“匯聚青春力量,點燃創新激情”爲主題的兩岸青年創業說中拉開序幕。沙龍現場,在海滄創業的台籍創業青年與海滄創業青年代表共同分享他們在海滄的創業故事、創新思維,並和與會者充分交流心得、分享經驗。在交流互動中,台青們紛紛表示,大陸發展機遇對台青產生的強大磁吸力,持續性的創業獲得感,不僅讓他們深度融入大陸,建立起更深層的社會網絡關係,擴大朋友圈,同時也讓台青“願意來、留得住”的氛圍越來越濃厚。“在交流過程中,兩岸青年都瞭解到了很多有前景的創業項目,看到了更多發展機會,也有了許多嶄新的啓發,這對我們今後的創業之路有很大的幫助。”在廈門創辦淨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羅世明認爲,大陸發展機遇多,兩岸青年各有優勢,多進行深度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才能事半功倍。

沙龍過後,兩岸青年共同演繹了樂器獨奏、合奏,歌曲合唱等節目。台上台下互動熱烈,獨唱變爲全場大合唱,逐漸將現場的氛圍帶入高潮,共度美好溫馨的夜晚。

一月一主題多維度深化青年交流

爲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參加海峽青年論壇的臺灣青年的回信精神,爲臺灣青年在海滄生活就業創業創造良好條件,促進兩岸青年互學互鑑,今年海滄區劃開展“海滄區兩岸青年盛匯”年度系列活動,創建兩岸青年交友交流、聯絡聯誼平臺,打造專屬海滄區兩岸青年交流活動的專屬IP和特色品牌。這一年,兩岸青年“樂享非遺盛宴”,一同走進海滄的非遺代表性項目,沉浸式體驗非遺手工活動或技藝,共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一起歡度端午佳節,和當地村民一起表演端午民俗節目,“射五毒”、做香囊,包糉子,參與旱地龍舟賽;合力策劃“匯青企力量促兩岸融合”,參觀企業,推進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看着年度活動回顧的視頻畫面,有一股暖流在內心涌動。”台青吳昱霖說,這一年來,海滄區用心爲兩岸青年搭建交流互動的平臺,讓我們增進了彼此的瞭解,相互學習,大家在一起,很有家的感覺,特別溫馨。很期待明年能參加更多海滄區舉辦的活動,期待能和更多志同道合的青年朋友一起幹事創業,在這裏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通過一系列活動,兩岸青年深入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嬗變,共同探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新”傳統文化,交流中華文化創新發展、講好文脈傳承新鮮故事、展示兩岸青年新潮生活,激勵台青來大陸追夢、築夢、圓夢,助力其在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實踐中安心就業、紮根創業。

余健平、許茵茵﹒爲兩岸融合發展共注青春活力 海滄區兩岸青年盛匯活動貫穿全年,實現兩岸青年交流互動常態化﹒《海峽導報》2023年12月29日03版【民生】

hxdb20231229_page_03.jpg



“福”滿八閩 開“漳”大吉 第二屆福建“福”文化嘉年華活動在漳啓幕

海峽導報訊(記者 賴雅紅 通訊員 鄭文典 文/圖)

12月28日,第二屆福建“福”文化嘉年華活動在漳州古城盛大啓幕。來自海峽兩岸的藝術工作者、非遺傳承人、燈謎愛好者,以及市民遊客相約龍江之畔,辭舊迎新、暢想新年、共享“福”氣。

活動在精彩的文藝演出中拉開序幕。有別於傳統開幕式歌舞模式,此次文藝演出融合了音樂劇、音樂情景劇等多種表演形式,通過《福臨八閩 水仙花開》《福滿乾坤開漳大吉》《福如東海 龍騰中華》三個篇章,還原凌波仙女、聖王入漳的故事,呈現閩山閩水、福山福海、海絲盛景,爲觀衆帶來一場視聽文化盛宴。

當天,主題宣傳片《福將臨八閩》、活動IP吉祥物“福將”、“福將臨八閩”文創遊戲等正式發佈。“福將”,寓意福將降臨八閩,是一個頭戴金色兜鏊、身穿山紋甲、戴着福文化logo護心鏡的明代小將軍。在“福將”的帶領下,市民遊客一起徜徉在充滿漳浦剪紙、布袋木偶等民俗元素的世界,真實感受八閩大地人文薈萃的歷史文化和風景秀麗的生態文明。

當晚,漳州古城大街小巷張燈結綵,各類活動熱鬧非凡、高潮迭起。剪紙、木偶戲、木版年畫、漳繡、棉花畫、糖畫、油紙傘、“打拳賣膏藥”(魔術戲法)等各類具有漳州特色的民俗“老行當”一一呈現,漳州名人卡通形象、大鼓涼傘、浦南古儺、高蹺雜技、送王船、舞龍舞獅等民俗活動齊齊上陣,更有讓人垂涎三尺的漳台小吃“美食大餐”、精美有趣的文創產品“文化盛宴”、妙趣橫生的燈謎“頭腦風暴”,吸引了衆多市民遊客共享“福”文化。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古城宋河兩岸,八閩文創一條街和福燈“焰焰閃”兩岸燈謎會猜吸引衆多市民圍觀參與。在文創一條街的魯班工坊攤位,攤主李錫福笑着說,他是28日搭第一班船從金門過來漳州,來到漳州就感覺回到家鄉,倍感親切。大約10年前,他就曾到漳州參展。這次參展的作品多與文創有關,都是他自己喜愛的作品。這次受邀參加“福”文化嘉年華活動,感覺主辦方很用心。

據瞭解,此次活動是由福建省委宣傳部、省文旅廳主辦,漳州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薌城區委、薌城區政府承辦。活動突出“三個一”,緊緊圍繞福氣迎春“一個主題”——“福滿八閩•開漳大吉”。以“福”文化主線,突出“閩南風 海絲韻”特色,結合閩南文化、漳台文化、海絲文化、非遺民俗,深入挖掘“福”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神內涵與時代價值。現場以漳州古城宋河爲軸線,打造了尋福八閩“一條主街”,包括八閩文創一條街、兩岸燈謎一條街和漳台美食一條街等。同時,本屆嘉年華還打造了福連兩岸“一個系列”,充分發揮漳州古城“福建省華僑文化交流基地”和“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品牌優勢,開展了福燈“焰焰閃”兩岸燈謎會猜、福味“香貢貢”漳台美食節等活動,吸引台商、台青和文化工作者參與,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賴雅紅、鄭文典﹒“福”滿八閩 開“漳”大吉 第二屆福建“福”文化嘉年華活動在漳啓幕﹒《海峽導報》2023年12月29日02版【民生】

hxdb20231229_02bc29c_7.jpg


16米高的柱子 兩岸勇士輪番上陣

海峽導報訊(記者 王龍祥 文/圖 實習生 藍楊菁)

時隔6年,兩岸勇士再聚龍海隆教。12月27日,第五屆閩台搶孤民俗文化節在漳州市龍海區隆教畬族鄉紅星村大社自然村舉辦,來自臺灣屏東恆春、宜蘭頭城的兩支隊伍與龍海本地的選手同場競技。“搶孤棚”是流傳於海峽兩岸的民俗文化活動,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傳承歷史,是一項古老的民間體育競技活動,旨在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目前,大陸傳承保留比較完整的,便是龍海區隆教畲族鄉紅星村大社自然村。時至今日,大社自然村依舊保持着古樸的儀式。2017年,“閩台搶孤”獲得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

hxdb20231229_01bc29c_1.jpg

同場競技,兩岸選手“搶孤棚”

大社自然村祖祠前的空地上,立起6根16米高的柱子,頂部用木板搭建一個平臺,約有5層樓高,平臺上放置着祭品。平臺下方拉起了兩米多高的安全防護網,在防護網下面,還放着一個巨大的安全氣囊。

閩台搶孤協會秘書長朱銀枝告訴記者,本地的選手都是現場報名,“報名的選手先試爬下,如果能爬到5米,就可以參賽,否則無法參賽”。

與本地的選手不同,來自臺灣的選手就顯得專業。恆春搶孤協會理事長潘豐田介紹說,他們是第一次帶隊來參加龍海的搶孤活動。“我們這次主要是來考察的。雖然來了16個人,但只有1名選手,這名選手是經過長期訓練的。”潘豐田說,兩岸的搶孤民俗雖然形式上一樣,但有些細節不一樣,臺灣“搶孤棚”的柱子更多、更高,而且還要在柱子上塗抹牛油,增加攀爬的難度。

臺灣宜蘭頭城搶孤協會理事長蔡財丁已是第四次帶隊來參加龍海的搶孤活動了。這次,他們來了3名專業選手。

當晚10時45分許,在一陣鞭炮聲中,選手們按抽籤的順序逐一上場。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角逐,最終,來自臺灣宜蘭的選手曾上泰首先登上孤棚,奪得順風旗。

hxdb20231229_01bc29c_5.jpg

正在籌備申請國家級“非遺”

據瞭解,大社自然村的搶孤習俗每四年舉行一次。2017年,“閩台搶孤”獲得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目前正在積極申請國家級“非遺”。恆春搶孤協會理事長潘豐田表示,他期盼臺灣的搶孤民俗能與龍海大社的搶孤民俗一起聯合申請,“我知道困難很多,但只要去做,肯定會有好的結果”。

閩台搶孤協會秘書長朱銀枝稱,他們正在積極籌備申請國家級非遺的工作。龍海區文化館館長陳斌告訴記者,國家級非遺項目,是逐級申報,3年申報一次,龍海現正在積極籌備中。

hxdb20231229_011bc29c_12.jpg

王龍祥、藍楊菁﹒16米高的柱子 兩岸勇士輪番上陣﹒《海峽導報》2023年12月29日11版【漳州/評論】

底部导航

關註微信公眾號

台陸通APP下載

400-800-1969

周一至周五(8:30-17:45)

2019-2024 dalutone.cn 版权所有 ICP证:闽B2-2019900991 
 


陸通LINE@生活圈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