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頁 >> 大陸頭條 >>資訊頭條 >> “台海通道研討25週年”紀念活動在廈門舉行
詳細內容

“台海通道研討25週年”紀念活動在廈門舉行

時間:2023-11-11     作者:楊思萍 呂涵 楊程俊【轉載】   來自:海峽導報

海峽導報訊(記者 楊思萍 呂涵 楊程俊 文/圖)

hxdb20231111_02_01.jpg

11月10日,由福建省文化經濟交流中心、福建省交通學會、福建省地質學會、閩臺交流協會,以及臺灣有關協會等兩岸民間機構共同主辦的“台海通道研討25週年”紀念活動在廈門舉行。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福建省委副書記羅東川,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郭寧寧,中國公路學會副理事長周海濤,以及兩岸長期從事臺海通道研究的老領導老同志代表、專家學者共140餘人參加相關活動。

座談會上,與會嘉賓圍繞台海通道前期規劃的相關課題工作進展和成果,綜合立體交通規劃、橋隧工程技術突破、建設管理和運營模式,以及廈金大橋項目推進情況、福馬通道項目規劃情況等相關內容進行座談交流,通過回顧總結25年來台海通道研究取得的重要經驗和成果,進一步推進兩岸學術交流。

據悉,25年來,台海通道研討會在推動項目建設方案、工程技術、地質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帶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初步完成台海通道南北中三條規劃路線的比選,選定路線距離最短、工程費用低,沿線水淺地質好,有利於人工島建設的“福州平潭—新竹”北線規劃方案;持續開展台海通道建設方案和工程技術的研究探索和深化臺灣海峽地質研究;兩岸一批地質地震專家持續跟蹤台海通道地質狀況,支撐了國家規劃中的“福州平潭—新竹”線路的合理性。此外,在兩岸引起高度關注的廈金大橋和福馬大橋項目大陸側前期工作也順利開展。

在推進台海通道研究基礎上,福建近年來還積極推動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建成了綜合立體的交通網絡,已經具備了連接閩臺兩地高速通道的工程技術能力,爲提升海峽兩岸基礎設施聯通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礎。2021年,台海通道北線方案被納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

今年9月新華社受權發佈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推動閩臺基礎設施應通盡通,構建立體式綜合性對臺通道樞紐,暢通閩臺與大陸其他地區連接通道”,爲臺胞臺企全面融入福建發展,推進廈金、福馬等重點區域融合,推動閩臺兩地應通盡通、能融盡融提供製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主辦方表示,此次紀念活動的舉辦是積極貫徹《意見》指導精神,順應金門、馬祖民衆民生訴求,深化榕馬、廈金“同城生活圈”和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必將爲進一步推動臺海通道研究及項目建設,推動台海通道這一宏偉構想變成現實打下更加堅實基礎。

與會嘉賓還實地參觀考察了有關項目建設情況。

楊思萍、呂涵、楊程俊﹒“台海通道研討25週年”紀念活動在廈門舉行﹒《海峽導報》2023年11月11日02版【要聞】


延伸閱讀|高鐵通臺灣 從天方夜譚到完全可行

海峽導報記者 楊思萍 呂涵

1998年,59位兩岸專家學者在廈門舉辦了“首屆臺灣海峽隧道論證學術研討會”,提出要在海峽之間修建隧道,從福建可以直通臺灣本島。如今,25年過去了,這個“台海通道“從一個構想變成了國家規劃,從建成可能性“微乎其微”變成“完全能實現”。

一個清華教授的天方夜譚

清華大學教授吳之明,被稱爲“台海隧道構想第一人”。他在1998年首屆研討會上提出這個構想之後,引起了兩岸的熱烈討論。當時的《科學日報》以標題《吳之明欲寫一部工程建設的“天方夜譚”》進行報道,《臺灣日報》則稱台海隧道可能性幾乎爲零。

然而,25年走來,吳之明始終信心堅定。儘管年事已高,但他講到台海通道的進展時依舊神采奕奕。“它從一個構想變成了規劃,從隧道變成了結合橋樑、橋隧的通道,廈金大橋已有了設計,可成爲南線方案的起點,福建向金門供水已經實現……”“這是我2012年在新竹考察的照片。這裡地勢平緩,地質條件尚可,是通道登陸較合適的場址。”在台海通道研究25週年紀念座談會上,吳之明展示了他在新竹的照片。會後,一位臺灣工程師激動地拉着他說:“您照片上站的地方,就在我家的前面。等將來通道建好了,我就在那建個休息站。”原來,工程師的兒媳婦是北京人,目前跟先生在硅谷,“您建這個通道意義非凡,這條路可以帶他們回家”。

一個設計師的滿懷自信

跟吳之明一樣,25年來,有許許多多兩岸頂尖的專家學者參與到了對這個“世紀難題”的探索中。

孟凡超,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儘管台海通道與港珠澳大橋相比難度更大,但他在接受海峽導報記者採訪時,自信地說:“依靠我們現有的技術,解決台海通道是具備條件的,兩岸民衆的這個心願完全能實現。”他認爲,台海通道修建的意義重大,必須修,而且能修成。“現在就應該要動手做前期的規劃研究,應該要預留有10年以上的研究規劃設計的週期,不要等待時機來了再開始着手,要有只爭朝夕的思想。”講到台海通道建設,孟凡超充滿了熱情,要開幾個車道,鐵路和公路要不要分開,在他的腦海中已經初具雛形。

一個金門女生的殷切希望

金門女生盧莉莉,現在在中國民生銀行集美支行擔任行長。在座談會上,她提到自己對廈金大橋的建設充滿了期待:“它不是個夢,我希望它儘快實現。”盧莉莉說,希望未來的廈金大橋可以像港珠澳大橋那樣充滿浪漫的元素,她每天下午下班後6點多可以回到金門,第二天早上8點多又可以出發到集美上班,就像現在的集美大橋或翔安大橋一樣方便。

三明市臺協會會長傅學仁說,台海通道建成後,對於臺灣同胞的好處是無可估量的,“路通了之後人才能交流,人交流了才能有更多合作,可以預見,我們所有的經貿活動都會有很大的發展”。

楊思萍、呂涵﹒高鐵通臺灣 從天方夜譚到完全可行﹒《海峽導報》2023年11月11日02版【要聞】


以通促融,踔厲前行架通途——“台海通道研討25週年”紀念活動觀察

□ 福建日報記者 林娟 陳夢婕

“淺淺海灣深深思念/多少親人翹首期盼……夢中的澎湖島/美麗的日月潭/我要坐上高鐵去看看。”10日,“台海通道研討25週年”紀念活動在廈門舉行。現場,《坐上高鐵去臺灣》這首歌唱出了兩岸同胞的多年期盼。

1998年11月,海峽兩岸專家學者會聚廈門,舉辦首屆“臺灣海峽隧道工程論證學術研討會”,攜手規劃從福建直通臺灣本島的台海通道路線。25年來,台海通道研討會凝聚兩岸共識,爲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爲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兩岸交流研討活動。如今,台海通道在推動項目建設方案、工程技術、地質研究等方面已取得了一系列帶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爲整體規劃和項目前期工作提供了理論支持。

“北線方案”最優

據瞭解,台海通道有南北中三條預選規劃路線,“北線方案”是從福建長樂經平潭島跨臺灣海峽到達臺灣新竹,線路兩端分別靠近福州和臺北;“中線方案”從福建莆田經南日島跨臺灣海峽到達臺灣苗栗;“南線方案”從廈門經金門、澎湖列島直至臺灣嘉義。目前,已初步完成比選,選定路線距離最短、工程費用低、沿線水淺地質好、有利於人工島建設的“福州平潭—新竹”北線規劃方案,台海通道建設方案和工程技術的研究探索,以及臺灣海峽地質研究等正持續展開。

與會的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中國交建副總工程師孟凡超告訴記者,臺灣海峽的水文、地質條件等較爲複雜,台海通道的工程難度可能比港珠澳大橋要大,但依靠大陸現有的材料、工程、裝備、管理技術等,完全可以高質量地建設這個世界級的大通道。

近年來,福建積極推動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建成了綜合立體的交通網絡,已經具備了連接閩臺兩地高速通道的工程技術能力,爲提升海峽兩岸基礎設施聯通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礎。

2021年,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投入使用,意味着京臺高鐵大陸端的線路向前邁進了堅實的一步。同年2月,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提出2021至2035年中國交通建設願景,其中就包括一條從福州到臺北的高鐵。這條高鐵建成後,可從福州直接到臺灣,按照現在的高鐵時速,不到一小時就能抵達臺北。2022年7月,《國家公路網規劃》提出到2035年中國交通建設願景,也預留了福州平潭到臺北,福州到馬祖,以及廈門、泉州到金門的公路通道。福建目前相關的重大基礎工程設施建設,包括廈門新機場、福州機場2期等,都把金門、馬祖、台海通道納入統一的規劃和設計中。此外,在兩岸引起高度關注的廈金大橋和福馬大橋項目大陸側前期工作也順利開展。

共同的心聲

與會的金門姑娘盧莉莉現任中國民生銀行集美支行行長,是大陸銀行中第一位來自臺灣的行長。她告訴記者,自己來大陸5年,每天殷殷期盼的就是台海通道早日貫通。“因爲家人都在金門,每個週末都要搭船往返廈金,未來如果通橋,希望每天都可以從金門開車上下班。”她還希望藉助台海通道,金門人能夠便捷地前往廈門等地就醫、就學。臺灣年輕人也可以多到大陸走走看看,用自己的眼睛看真實的大陸。

“要發展先修路,路通了才能促進更好的合作。”兩岸通水工程參與者、三明市臺協會會長傅學仁認爲,台海通道建設對臺灣發展的影響是無可估量的。

福州市臺協會會長蔣佩琪說,大陸出臺的一系列惠臺利民政策措施臺胞看在眼裏,感激在心頭,“台海通道意義重大,不僅是交通通道,更是心靈通道”。

新黨主席吳成典向活動發來祝賀視頻。吳成典是金門人,曾多次提議興建廈金大橋。他表示,應儘快推動兩岸基礎設施聯通,實現兩岸民衆坐高鐵輕鬆穿越臺灣海峽的夢想。同時,台海通道的打通還有利於促進臺灣商品搭上中歐班列暢達歐亞市場,促進兩岸經貿合作。

吳成典介紹,自今年初廈金航線復航以來,往來旅客量已突破50萬人次,打破民進黨當局妄圖隔絕兩岸交流的企圖,也充分反映了金門鄉親要和平發展、交流合作的心聲。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實施5年多來,累計向金門供水超過3,000萬噸,日均供水量佔金門民生及工業用水量的73%,是兩岸融合發展實實在在的成功範例。他相信:“兩岸終有一天能夠通過橋隧連接起來,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臺灣不應該缺席。”

最大的心願

今年9月發佈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推動閩臺基礎設施應通盡通,構建立體式綜合性對臺通道樞紐,暢通閩臺與大陸其他地區連接通道”。此次紀念活動的舉辦便是積極貫徹《意見》指導精神,順應金門、馬祖鄉親民生訴求,深化廈金、福馬“同城生活圈”和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

20多年前,清華大學教授吳之明在對剛剛開通的“英吉利海峽隧道”進行考察後,於《科技導報》發表了《英吉利海峽隧道工程的經驗教訓和臺灣海峽隧道的構想》,首次正式提出了打通臺灣海峽隧道、聯通兩岸的構想。此次,年逾八旬的吳教授拄着柺杖參會並發表演講。他表示,如今,大陸向金門供水的管道已開通送水;台海通道從最初的構想到成爲國家層面的規劃,隧道、橋樑、橋隧組合等多種方案正在研判中……兩岸越通越親,路越走越寬。

吳之明還現場展示了一張珍貴的照片,“這是我2012年在臺灣新竹考察時拍攝的,這裡地勢平緩,地質條件不錯,是通道登陸較合適的場址”。

會後,一同參會的臺灣工程師激動地拉着吳之明說:“您照片裡站的地方,就在我家前面,等將來通道建好了,我就在那兒建個休息站,等您來臺灣。”吳之明表示,台海通道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台海通道開工。

林娟、陳夢婕﹒以通促融,踔厲前行架通途——“台海通道研討25週年”紀念活動觀察﹒《福建日報》2023年11月3日7版【海峽】


“台海通道研討25週年”紀念活動在廈門舉行

據新華社廈門電(記者 付敏)

“台海通道研討25週年”紀念活動11月10日在廈門舉行。兩岸長期從事台海通道研究的官員、學者共140餘人參加了相關活動。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台海通道建設從相關理論學術研究逐步轉向工程實務研究。台海通道研討會凝聚兩岸共識,爲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爲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兩岸交流研討活動。希望更多的臺灣鄉親能分享大陸發展的紅利,來福建來大陸,賡續鄉誼情懷,尋找發展機遇,實現人生目標,共話發展未來。

據介紹,25年來,台海通道研討會在推動項目建設方案、工程技術、地質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帶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座談會上,與會嘉賓圍繞台海通道前期規劃的相關課題工作進展和成果,綜合立體交通規劃、橋隧工程技術突破、建設管理和運營模式等相關內容進行座談交流,回顧總結了25年來台海通道研究取得的重要經驗和成果,以研促融、以通促融,進一步提高兩岸學術交流的層次和水平。

今年9月發佈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推動閩臺基礎設施應通盡通,構建立體式綜合性對臺通道樞紐,暢通閩臺與大陸其他地區連接通道”,爲臺胞臺企全面融入福建發展,推進廈金、福馬等重點區域融合,推動閩臺兩地應通盡通、能融盡融提供製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主辦方表示,此次紀念活動的舉辦是積極貫徹《意見》指導精神,順應金門、馬祖民衆民生訴求,深化榕馬、廈金“同城生活圈”和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必將爲進一步推動台海通道研究及項目建設,推動台海通道這一宏偉構想變成現實打下更加堅實基礎。

與會嘉賓還實地參觀考察了有關項目建設情況。本次活動由福建省文化經濟交流中心、福建省交通學會、福建省地質學會、閩臺交流協會,以及臺灣有關協會等兩岸民間機構共同主辦。

付敏﹒“台海通道研討25週年”紀念活動在廈門舉行﹒《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年11月13日04版【要聞•台港澳】

底部导航

關註微信公眾號

台陸通APP下載

400-800-1969

周一至周五(8:30-17:45)

2019-2024 dalutone.cn 版权所有 ICP证:闽B2-2019900991 
 


陸通LINE@生活圈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