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頁 >> 大陸頭條 >>資訊頭條 >> 兩岸青少年創客齊聚榕城 交流教育科技展示創新成果
詳細內容

兩岸青少年創客齊聚榕城 交流教育科技展示創新成果

時間:2023-08-24     作者:儲白珊【轉載】   來自:福建日報

福建日報訊(記者 儲白珊 文/圖)

22日,第八屆海峽兩岸青少年創客大賽之“無限∞鏈接”論壇在福州大學舉辦。200多名來自同濟大學、福州大學、逢甲大學、中華大學等兩岸高校的青少年參加作品展示和論壇交流。

“對於創客而言,多元、生態、合作像生命一樣重要。”當天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吳志強這樣鼓勵同學們。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如何進行教育創新、建築數字未來是怎樣的、鄉村學校怎樣創新教育……論壇上,兩岸教育界人士暢所欲言,踊躍表達各自觀點。

可持續發展、人工智能、創客精神等命題,都是兩岸青少年需要共同面對的時代課題。在論壇現場,木結構的多層建築模型、基於ChatGPT的檯燈、指接榫結構設計與建造、基於塑料工業生產的二氧化碳捕集監測系統、足球賽事場上事件識別、智能道路抗滑預警與自驅動傳感……本屆大賽的部分作品得以展示,吸引了不少學生駐足。

“我們現在的垃圾分類主要依賴於自身公德心和手動分揀,但是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垃圾分類可以更高效便捷。這一想法萌生後,還需要軟件設計和硬件支持,但我只擅長軟件設計,所以,找到其他大學的小夥伴組隊參賽。”宜蘭大學大三學生李丞揚在介紹此次獲得一等獎的項目“智慧型垃圾分類系統設計與實現”時說,大賽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臺,也激勵着自己今後繼續創新。

本次大賽以“挑戰新科技,攜手向未來”爲主題,共設有“開源創新”“結構挑戰”“建築數字未來”“人工智能”“減塑行動”和“數字時代永續交通”六大賽道。大賽吸引了558名青少年選手參賽,其中223名來自臺灣,項目組數爲107組,部分是由兩岸青少年聯合組隊。

儲白珊﹒兩岸青少年創客齊聚榕城 交流教育科技展示創新成果﹒《福建日報》2023年8月24日7版【海峽】


向海而歌 逐夢八閩——第五期閩僑青年精英海絲情活動側記

記者 劉深魁 文/圖

20日至22日,來自47個國家和地區的130多名閩籍僑青、海外留學生代表歡聚平潭,共赴“閩僑青年精英海絲情活動”之約。在一場場頭腦風暴、“雙創”對接、參訪考察中,大家圍繞“僑談兩岸融合 青春逐夢八閩”主題,共話“根與魂 夢與業”、兩岸融合發展新機遇,攜手許下“同心共圓中國夢,攜手奮進向未來”的美好期許。

戀祖愛鄉

戀祖愛鄉、造福桑梓,向來是閩籍華僑華人的優良傳統。

時隔三年,蔡國堅再次回到平潭。故鄉的海風陣陣,吹來熟悉的氣息,也吹來“說不完的機遇”。

“‘平潭面臨的機遇,不是百年一遇而是千年一遇。’習近平總書記對平潭寄予厚望,我深有感觸。所以我回來了,打算爲家鄉做些事。”熱情洋溢地推介家鄉後,僑青、英國商業聯盟總會執行會長蔡國堅分享起他的投資版圖。

“我計劃投資8,000萬元,在平潭打造一個威士忌風情小鎮,一期項目已經啓動,每年從英國引進貨值4億元的威士忌;準備跟文旅集團合作,打造一個跨境保稅體驗店,用商流引人流,讓來平潭的遊客不出國門就能買到全球商品。”由於對家鄉愛得深沉,蔡國堅還將引進的第一款威士忌取名爲“山風”(平潭簡稱“嵐”),並準備打造“山風”IP,助力家鄉經濟發展。

從“走出去”,到回故鄉,華僑精神在山海之間激盪。蔡國堅的腳步堅定,和很多閩籍僑商、華裔新生代一樣,向海而生,不斷成長。

華裔學者莊以仁是一位“僑三代”,從小生活在馬來西亞檳城的他,記憶裡都是中國元素,“爺爺奶奶說閩南話,沿街是漢字招牌,吃的是海蠣煎、米粉湯”。

1920年,莊以仁的爺爺莊木來從泉州“下南洋”,在馬來西亞開了一間餐館。“從小聽爺爺唸叨,‘我們是中國人,我們的故鄉在泉州’,所以我對中國充滿好奇。”2020年,在僑務部門幫助下,莊以仁尋根成功,在惠安找到了“家鄉”。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很重要。泉州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歷史資源,可以利用數字技術保護和傳播文化遺產。可持續性遺產管理有助於經濟發展,這在英國已經得到證實。”作爲數字文化和遺產專家,莊以仁希望爲祖籍國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很多人一生都沒機會來中國,但數字文化遺產能打破這種限制,讓全世界認識中國豐富的文化遺產”。

莊以仁給這個項目取了個浪漫的名字——“記憶之錨”,希望通過VR、AR等元宇宙技術,還原古老的文物,重建消失的建築,再現歷史和過往。“我被泉州師範學院聘爲講座教授,接下來會帶學生去拍攝洛陽橋,用數字技術進行3D建模,把它變成元宇宙場景,在網上永遠留存。”

“希望跟上大時代的腳步,把企業做大做強,讓海外客戶都能享受到中國的好產品,然後也把國外的好商品帶進來,爲家鄉做點貢獻。”世界福建青年菲律賓聯會秘書長蔡清景祖籍石獅,因故鄉情結,他回來創辦了食品廠,把魚製品、肉製品和水產品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祖國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想回到生我養我的這片土地”……活動中,每一位閩僑青年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回國理由,這些理由匯聚成一句話:心懷祖(籍)國、情繫桑梓。

共話融合

會場外,有一個臺味十足的攤位,一把把臺灣油紙傘五彩繽紛,吸引了不少僑青的目光,大家圍着臺青蔡金將聊得火熱。

臺青與僑青,因平潭結緣。雙方敘鄉情、話融合,恰恰是平潭“一島兩窗三區”定位的生動縮影。

“我來平潭6年了,這裡環境好,發展前景廣闊,希望在大陸能夠紮根。這次很多僑青來平潭,我想向他們展示臺灣的非遺文化,像油紙傘,也想找機會合作,把兩岸非遺推向全世界。”在平潭原鄉緣文化產業園區創業的蔡金將,期盼來個“僑臺聯手,唱好融合戲”。

懷揣同樣“融合夢”的,還有蔡國堅。因看好平潭對臺區位、物流等優勢,他正盤算着把總公司從英國遷回平潭,紮根“共同家園”做大貿易。

“在平潭建集成倉,把大陸產品運往臺灣,再從臺灣銷往全球;也可以把世界各地的貨品先運到臺灣,再從臺灣到平潭,然後銷往大陸各地。臺灣可以作爲產業鏈的中轉站和重要一環,這樣就能凸顯我們的優勢。”蔡國堅信心滿滿。

“兩岸融合發展,對我們開拓海外市場大有幫助。公司很多客戶都是臺灣同胞,我們一年賣到臺灣幾百萬雙筷子,佔當地筷子市場七成以上。”美國華人總商會紐約地區名譽會長王爲航從事進出口貿易,公司在福建生產的竹木筷子走俏全世界,年銷量幾千萬雙。

僑青們行走在嵐島大地,處處洋溢着兩岸融合的活力,時時涌動着高質量發展的熱潮。“平潭跨境電商、對臺海運很成熟,打算在平潭註冊一家公司,產品可以從這邊走。”王爲航說。

世界福建青年巴西聯會副會長謝國忱也十分看好平潭的優勢。“平潭有政策優勢,一是過來看看有沒有跨境電商的投資機會,二是想跟其他僑青多交流,尋找合作商機。”

“這次回家鄉感覺一切都是新的,機會很多。我剛參加了海青節,再參加這次活動,觸動很深,僑胞也可以爲兩岸交流貢獻力量。我希望以後能爲兩岸融合發展做些事情,比如教育、青少年研學。”祖籍南靖的泰國文化經濟協會副祕書長司馬羽格說。

劉深魁﹒向海而歌 逐夢八閩——第五期閩僑青年精英海絲情活動側記﹒《福建日報》2023年8月24日7版【海峽】


“海峽兩岸青少年創客大賽”舉辦

據新華社上海電(記者 潘清)

精巧的三層桁架結構模型,上端兩側分別用紅筆寫下“兩岸一心”“共同進步”。近日落幕的“第八屆海峽兩岸青少年創客大賽”上,這個由三位兩岸學子攜手完成的項目在加載測試中表現不俗並最終獲獎。

“參與大賽收穫很多,不僅增強了實踐能力,也讓我結識了不少有着相同專業背景和共同語言的大陸夥伴。”參與上述項目的臺灣逢甲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學生許愷芸說。

自2016年以來,“海峽兩岸青少年創客大賽”已連續舉辦八屆,吸引3,300餘名兩岸青年參與。本屆大賽由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上海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臺港澳事務辦公室指導,同濟大學、臺灣逢甲大學、福州大學共同主辦。

本屆大賽以“挑戰新科技,攜手向未來”爲主題,設有“開源創新”“結構挑戰”“建築數字未來”“人工智能”“減塑行動”“數字時代永續交通”六大賽道,通過工作坊、現場製作搭建、成果展示等方式,展現兩岸青少年崇尚科學、追求卓越的風采,促其在合作中增進了解、建立友誼。

558位選手參與今年賽事,規模創歷屆新高。其中223位來自逢甲大學、中華大學和臺灣大學等臺灣地區高校。大陸地區參賽選手分別來自同濟大學、福州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等高校。107個團隊中不少是兩岸“牽手”組隊。

海協會會長張志軍現場觀摩比賽作品,並與兩岸選手親切交流。張志軍表示,兩岸中國人特別是兩岸青少年協同創新、攜手打拼可謂正當其時。大賽關注的可持續發展、人工智能、創客精神等命題都是兩岸創客需要共同面對的時代課題,優秀作品展示了兩岸青少年對新科技的濃厚興趣與無限激情。

同濟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方守恩表示,此次大賽是對各參賽高校創新教育成果的集中檢閱,促進兩岸青少年深度交流,加深學校間人文學術交往,也拓展了兩岸教育科技交流的內涵。

逢甲大學副校長唐國豪表示,年輕學子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一直是兩岸關係不可或缺的一環。希望兩岸學生通過此次大賽彼此理解認識、攜手合作,擁抱新趨勢,未來爲兩岸乃至全球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潘清﹒“海峽兩岸青少年創客大賽”舉辦﹒《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年8月24日03版【要聞】

底部导航

關註微信公眾號

台陸通APP下載

400-800-1969

周一至周五(8:30-17:45)

2019-2024 dalutone.cn 版权所有 ICP证:闽B2-2019900991 
 


陸通LINE@生活圈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