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頁 >> 大陸頭條 >>資訊頭條 >> 絲路魅力 穿越古今——海峽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走進甘肅
詳細內容

絲路魅力 穿越古今——海峽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走進甘肅

時間:2023-08-02     作者:張盼【轉載】   來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記者 張盼 文/圖

“兒時地理課本上有關於河西走廊的內容,我也讀到過相關的詩歌,如今身臨其境,真有圓夢的感覺。”《臺灣導報》記者蔡淑娟說,在甘肅既能領略壯美風光,又能時時感受到歷史和現實的呼應聯結,她會通過生動細緻的報道,讓更多臺灣朋友愛上這片土地。

在國臺辦和中國記協組織下,來自海峽兩岸23家媒體的40餘名記者近日走進甘肅,在一週多時間內,深入蘭州、武威、張掖、敦煌等地,感受穿越古今的絲路魅力。

好像坐上時光機

“一眼千年,值得留戀。”此行最受兩岸記者關注的採訪點當屬敦煌莫高窟。鳴沙山下,駝鈴悠揚,莫高窟靜靜佇立,崖壁上735個洞窟、4.5萬多平方米壁畫、2,400餘尊彩塑,訴說着千載時光。它凝結着古代絲綢之路的文化精粹,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代表。

“在一個個洞窟裡,聽九色鹿等經典壁畫的故事,好像坐上時光機穿越回了古代。”臺灣自媒體人李宣說,“沒想到一幅幅壁畫可以呈現出這麼多精彩故事,不同朝代的風格也有差別,這讓我大開眼界。”

“敦煌藝術在臺灣很受歡迎。”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趙聲良對兩岸記者說,與臺灣專家合作開展學術研究、推動敦煌藝術在島內展覽並走進校園,多年間,兩岸關於敦煌藝術的交流合作綿綿不絕。“應該更深入地向臺灣朋友介紹敦煌,也歡迎他們實地來看一看,進一步感受敦煌藝術的魅力。”

“來者何人?家住何方?前往西域有何貴幹?”“我從臺北來,要去關外賣臺灣珍珠奶茶!”明代長城西起嘉峪關,“關長”(古代守關官員)李森與臺灣中視記者嚴珮瑜的這番對話,讓人頓生“穿越”之感。

“艋鎔商賈嚴珮瑜,西出關塞開展貿易,一路暢通!”李森笑着將“關照”(古代通關憑證)填好歸還。臺北古稱“艋鎔”、臺南舊稱‘承天府’、金門島曾叫“浯州”……接待過衆多臺灣遊客的李森,早對寶島各處古地名深諳於心。“不信你們來考考我?”李森朗聲笑道。

眼前美景添美意

甘肅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銅奔馬(又名“馬踏飛燕”),上世紀60年代出土於武威雷臺漢墓,其圖像隨後被定爲中國旅遊標誌。館內文創團隊打造的“醜萌”奔馬玩偶,一經推出便成爲爆款。多名大陸記者特地帶着此前購買的文創玩偶“回鄉省親”,所到之處如有小小“馬隊”隨行。

在張掖的山丹軍馬場,玩偶“馬隊”與奔騰駿馬相遇,實現了“夢幻聯動”。這裡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軍馬場之一,工作人員驕傲地告訴兩岸記者,他們的首任“場長”是西漢名將霍去病。軍馬場夾於祁連、焉支兩山之間,控扼河西走廊咽喉要塞。此處馴養的山丹馬,伴隨漢家將士馳騁在黃河以西的遼闊大地,盡忠職守,保家衛國。

盛夏時節,遠眺可見祁連山皚皚雪頂,映襯軍馬場豐美水草綠意更濃。不遠處,更有萬頃油菜花金浪接天,諸般風景令人應接不暇。“離離原上草”“天蒼蒼野茫茫”“祁連山下好牧場”……臺媒記者們不禁吟誦起記憶中的詩句和歌詞,並感慨正是千百年的文化底蘊、現實中的生態保護,讓眼前美景更添“美意”。

“山丹馬是老一輩牧馬人培育的軍馬新品種,體質粗糙結實,軀幹粗壯,重點是耐高寒耐粗飼。”中農發山丹馬場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趙生軍介紹,馬場近年來以山丹馬保種和培育速力馬爲主,以生態保護爲主要功能定位,經營項目也以保護生態優先。

微雨初霽,張掖七彩丹霞色彩更顯豔麗。面對此處罕見的丹霞地貌、彩色丘陵景觀高度複合區,兩岸記者驚歎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景區講解員李俊玲說,希望更多臺灣同胞能親眼看到這裡的壯美奇觀,領略大自然賦予河西走廊的奇妙風采。

跟着國家政策走

“採訪團哪些是臺灣記者,請舉個手。”甘肅正文菌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錢建華來自臺北,興奮地發現許多“老鄉”。1999年,錢建華隨多名臺灣企業家朋友前來甘肅考察。“恰逢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我們想把自己的事業和國家戰略結合起來,就這樣一待就是20多年。”多年來,從投入鄉村振興到發展循環經濟、科技農業,錢建華始終堅持“跟着國家政策走”。

“西北地區晝夜溫差大,能爲蔬菜水果種植提供良好的條件,也適合發展現代農業。”錢建華說,“農林22條”等惠臺措施,也爲臺商紮根大陸提供利好。“我們現在擁有126個食用菌種植大棚和4座冷庫,去年全年銷售額800萬元人民幣,有效帶動周邊勞動力就業,平均每天50人,最多時超過100人,爲他們帶來每月不低於3,000元的收入。”

“希望更多臺灣同胞尤其臺灣青年多多關注甘肅,關注西北,到這裡來看一看。這裡天是那麼藍,地是那麼遼闊,或許可以找到適合投資興業及自身發展的項目。”錢建華說。

“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民樂工業園20萬平方米的現代智能溫室內,魚骨狀排列的串番茄吸引了兩岸記者的注意。進口椰子殼打碎製成的椰糠包代替土壤,運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大幅節約水肥,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傳統農業對自然條件的依賴。

“臺灣農業發展得天獨厚,有比較好的條件。在戈壁沙漠發展農業,則需要相當大的努力。”臺灣東森新媒體ETtoday副董事長馬咏睿說,看到當地運用科技來發展農業經濟,讓他感覺很興奮。“相信兩岸農業科技相互結合,會有很好的發展。”

“這次兩岸記者聯合採訪,行程1,100公里,大家都覺得很有收穫,對甘肅的瞭解更加全面立體。”採訪團團長、國臺辦新聞局副局長陳斌華說,記者們生動鮮活的報道,能讓臺灣同胞從歷史的甘肅走進現實的甘肅,並對發展進步的新時代大陸有更多認識。這有助於增進兩岸同胞之間的互相瞭解,也能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積蓄更多正能量。

從敦煌起飛的返程航班上,大陸記者云靜望見當地熔鹽塔式光熱發電站的集熱塔,在隴上大地高聳閃耀,她拍照並分享到採訪團微信群。臺灣《中國時報》記者藍孝威說,近10年間他3次來甘肅,本次採訪中光熱發電項目的出現讓他驚歎。“產業更多元,技術更進步,甘肅這些年,發展真的很快。”

張盼﹒絲路魅力 穿越古今——海峽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走進甘肅﹒《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年8月2日04版【要聞•臺港澳】


兩岸青少年“創未來”科普夏令營在福州開營

據新華社福州電(記者林凱)

作爲第十一屆海峽青年節的活動之一,爲期4天的兩岸青少年“創未來”科普夏令營7月30日在福建福州開營。近百名兩岸青少年參加此次活動,其中包括30多位來自明德高中、立新中學、僑泰中學、信義小學的臺灣中小學生。

活動由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政府主辦,以科技創新爲主題,既有人工智能科普講座、參觀科技展館和科普教育基地等活動,又有研習中華傳統文化、福州特色文化體驗等多項內容。

福州市鼓樓區副區長陳望青說,此次科普夏令營活動爲兩岸青少年提供一個互學互鑑的平臺,讓臺灣青少年,特別是首次來到大陸的孩子們,親身感受大陸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增進彼此間的友誼。

“‘福州雞鳴,基隆可聽’,福州和臺灣一水相連。我們到福州,一定會結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臺灣營員白子賢說,青年一代應該好好學習,爲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臺中市明德高中老師徐薏梅說,科技創新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加強兩岸交流的重要途徑。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青少年需要有更多的交流與合作,才能共同應對新時代的挑戰和機遇。

“希望孩子們能夠珍惜這次難得的交流機會,以科技創新爲紐帶,增長見聞、拉近距離、交流碰撞、深化友誼,共同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徐薏梅說。

林凱﹒兩岸青少年“創未來”科普夏令營在福州開營﹒《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年8月2日04版【要聞•臺港澳】


海峽兩岸非遺展演大會在魯舉辦

人民日報濰坊8月1日電(朱曉芳)

第二屆海峽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大會7月31日在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成功舉辦。展演大會由山東省臺港澳事務辦公室、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以及濰坊市人民政府主辦。

大會以“非遺共傳承、兩岸一家親”爲主題,來自兩岸的嘉賓齊聚濰坊安丘,品非遺美食、賞非遺盛宴。來自兩岸非遺傳承人爲大家帶來臺灣老茶技藝、雄縣古樂、濟南形意拳、徐州嗩吶、茂腔、鼓子秧歌等各類傳統文化項目展演,兩岸非遺文化傳承人互相切磋、互相交流,增進了情感,加深了友誼。海峽兩岸文化交流項目簽約儀式也在展演期間成功舉行,海峽兩岸茶文化交流合作協議、海峽兩岸非遺武術項目交流合作協議等在兩岸嘉賓的見證下成功落地。

參會嘉賓紛紛表示,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是兩岸同胞文化自信的源泉,是兩岸同胞寶貴的精神財富,傳承、弘揚中華文化是兩岸中華兒女的共同責任。大家一致希望,通過展演大會的舉辦,能以心交心、厚植情誼,持續推進兩岸文化交流融合,共同傳承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爲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和人民心靈契合貢獻非遺文化力量。

朱曉芳﹒海峽兩岸非遺展演大會在魯舉辦﹒《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年8月2日04版【要聞•臺港澳】

底部导航

關註微信公眾號

台陸通APP下載

400-800-1969

周一至周五(8:30-17:45)

2019-2024 dalutone.cn 版权所有 ICP证:闽B2-2019900991 
 


陸通LINE@生活圈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