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頁 >> 大陸頭條 >>平潭時訊 >> 嵐臺粽飄香 同胞情意濃
詳細內容

嵐臺粽飄香 同胞情意濃

時間:2023-06-30     作者:陳瀾清【轉載】   來自:平潭時報

□ 融媒體記者 陳瀾清 文/攝

剛剛過去的端午節,又稱爲“五日節”。吃麵餅、包粽子、插艾草……在多樣的傳統習俗中,跟隨記者感受嵐島端午節的“煙火氣”。

“初一釘菖蒲,初二浸粿箬,初三煎麵餅,初四做節仔,初五曝午時,龍船賽起來……”這首膾炙人口的平潭端午兒歌,唱出平潭端午傳統文化習俗,打開了人們記憶的閘門。

親情包在粽子裡

6月22日一大早,在平潭桂山社區,60歲的吳惠平精心準備了糯米、粽葉、大紅豆、花生、紅棗等包粽子的材料。“平潭人在端午節常吃麵餅,粽子並不常吃。這兩年,兒女們喜歡上了吃粽子,我就開始學着自己做,自己包的粽子內餡更足,吃得也更放心。”吳惠平說。

“糯米需要提前浸泡,紅棗等配料還需要切碎,混入糯米中,然後再加上適量的紅糖調色,讓蒸煮後的粽子變得更有食慾。”吳惠平一邊在做包粽子前的準備工作,一邊向記者介紹道。

在包粽子環節,只見吳惠平手持一片三十公分長的粽葉,在掌心捲成一個錐形,放入幾勺混合了各種餡料的糯米,用勺子壓實、壓平,再用多餘的粽葉封住口,形成多面三角造型,最後再用麻線寬紮上幾圈,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完成了。

今年,爲了滿足兒女們的口腹之慾,吳惠平包了一百多顆的甜粽子,“兒女們大多愛吃甜粽子,也有的喜歡吃帶蛋黃的鹹粽子,我準備多包點不同口味的粽子,讓他們吃個痛快。”吳惠平說。

老家在蘇澳的吳惠平童年在鄉村度過,那時候生活條件不好,家裡兄弟姐妹多,經常吃不飽。在她的記憶裡,端午節時,母親用米漿、加一點鹽巴,攤出一塊類似麵餅的餅皮,給孩子們解饞。“在端午節能吃到一塊餅皮,就很開心了,雖然現在看起來很簡陋,但卻是童年裡最美好的端午記憶。”吳惠平說。

20多年前,吳惠平跟隨夫家搬遷至城關,生活條件漸漸好了起來,每年的端午,她都會想着法子做點麵餅、粽子給兒女們。“家人們喜歡吃,我就喜歡做,他們工作不忙的時候,也會幫忙打下手,大家一起包粽子、做麵餅,一家人其樂融融。”

吳惠平的兒女們表示,母親包的粽子,比買的粽子更香甜、更美味,粽子雖小,卻藏着濃濃的愛。

兩岸同胞共度佳節

“歡迎兩岸同胞兄弟姐妹和父老鄉親們的到來……”6月22日上午,在平潭龍北村的嵐臺同心書院,主持人熱情地宣佈2023年第三屆“同宗同粽”兩岸同胞端午節活動開幕。儘管下着牛毛細雨,也絲毫不影響大家參加活動的熱情。

活動現場,兩岸同胞一起追憶愛國詩人屈原,回溯端午節的由來,還一起參加了包肉粽、立蛋、套圈圈等活動。

今年是兩岸同胞端午節活動在嵐臺同心書院舉辦的第三年。從第一屆的大陸甜粽到第二屆的臺味蛋黃肉粽,再到今年的“嵐臺味”粽子,每一屆大家包的粽子都不一樣。

作爲活動策劃方,臺胞葉鎧嘉表示,傳統節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描繪着中華文化的共同底色。我們過好傳統佳節、品味端午文化,本身就是在塑造我們的文化認同。

衆人拾柴火焰高,不一會兒,一顆顆飽滿的粽子便製作完成。經過沸水蒸煮後,撥開一顆新鮮出爐的粽子,肉香四溢,脣齒留香。

村民楊梅鳳每年都參與其中,她說,兩岸同胞一起包了三年的粽子,大家的感情越來越深,現在就像老朋友一樣。

臨近正午,立蛋現場傳來一陣陣歡呼聲。“立起來了!

立起來了!”不少家長帶着孩子一起參與這項老少皆宜的項目中。

原來,立蛋是臺灣端午的傳統過節項目。臺灣民間相信,端午節正午時分“陽氣”最盛,將一顆雞蛋立起來的成功率很高,也會帶來一年的好運。於是每年端午節,臺灣幾乎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會饒有興致地拿出一顆雞蛋,隨後各色各樣“立蛋打卡”的照片就會分享在網絡上。

“在臺胞大哥的帶領下,第一次體會到立蛋成功的喜悅,大家都玩得很開心。”平潭市民王雲琴說。

葉鎧嘉表示,明年將繼續舉辦此類活動,將兩岸情深繼續傳遞。

民俗裡“花式”過端午

在不少平潭人的眼裡,吃了麵餅,才算過了端午。“早年平潭島受自然條件制約,生產小麥。端午節小麥已經收成,提供了煎麵餅的原料;平潭方言‘面’與‘棉’同音,有着‘福壽綿長’的美好祝福在裡面。”平潭民俗文化專家吳金泰道出了平潭人端午煎麵餅的原因。

煎麵餅的餡料可謂“海山盛宴”,有海蠣、蟶、蝦仁等海鮮,還有豬肉、包菜、綠豆芽和筍乾等肉類和蔬菜。除了餡料,麵皮製作也很關鍵。麵粉加上番薯粉按比例混合,再加入雞蛋,可以讓麵皮更加筋道。而麵皮的薄厚,全看個人對火候的掌握和翻面的功力,需要時間的錘鍊和打磨。

從廚房端出煎好的麵餅,看着家人大快朵頤,家住平潭北門小學附近的70後市民王女士表示,再忙再累也值了。“吃麵餅是平潭人過端午必須經歷的流程。”

“端午時節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除了煎麵餅,平潭家家戶戶還會選擇在門口插上菖蒲和艾草,即初一要“擋門”。泛着海水氣息的小城裡,艾草和菖蒲葉香氣四溢,端午的味道,從初一開始蔓延。

菖蒲作爲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氣,可開竅醒神。同時,菖蒲的葉子形狀似劍,民間稱之爲“水劍”,寓意其可“斬千邪”。艾草則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寓意身體健康。

端午前夕,王女士就在就家門口插上了捆紮好的艾草,並用火紅且吉祥的紅紙固定。“看着家門口的艾草,感覺端午的節日氛圍更濃郁了。”

【嵐島端午習俗】

龍舟聲沒舊海邊,麵餅香綿新浪間。海壇潮起潮落,不變的是麵餅可鹽可甜的鄉愁味……平潭各地端午節,有着自己獨特的文化習俗符號。一起來看看平潭城區的特味端午。

初一釘菖蒲

農曆五月初一,平潭人會將艾草、菖蒲掛在門的兩側,用火紅且吉祥的紅紙帶固定着。艾草和菖蒲都是芳香植物,其氣味可驅除害蟲,聰明的祖先,就選擇在五月初一這一天“檔門”,即是擋住瘟疫和病菌。

初二浸粿箬

民謠中的“初二起糅垛”,就是做蒸粿的意思。粿箬是平潭的特色小食之一。需要用米、麥磨成粉漿,或摻上蒸熟的番薯、紅糖,讓其發酵,入蒸籠熟成形,酸甜適口。因爲粿蒸熟後會膨脹起來,所以起名爲“起家粿”,寓意發家致富。因爲有這個美好的寓意,所以平潭人不僅僅是端午節做起家粿,其他重大傳統節日都會做“起家粿”。

初三煎麵餅

麵餅是最能代表平潭端午特色的美食了,平潭方言的“面”與“綿”諧音,有“福壽綿長”的美好寓意在裡面。需要注意的是,在平潭端午節民俗裏,有新喪的人家不得煎麵餅,得由鄰里或親友贈送,送的數量只能奇數,表示喪事不成雙的良好願望。

初四做節仔

好菜擺一桌,一家齊團員。大部分平潭人,選擇五月初四晚上過節,主要是寄託對先人的哀思和緬懷。因此各家都要煮一頓大餐,一家人圍坐乘涼品嚐美味,一起慶祝節日,便叫“做節仔”。

初五曝午時

這天主要有兩件事,一是把家裡衣服、棉被、竹木傢俱等拿出來曝曬,去黴殺蟲;二是噴雄黃酒,把雄黃粉溶在燒酒裡,噴灑在房前屋後邊邊角角,起消毒作用,還可以防止蛇、蜈蚣跑進屋裏傷人;把雄黃酒塗抹在小孩鼻子底下和肚臍處以解毒去邪。

(融媒體記者 陳瀾清整理)(全文共3,479字)

陳瀾清﹒嵐臺粽飄香 同胞情意濃﹒《平潭時報》(總第3,812期)2023年6月30日L2版【文旅週刊|平潭藍(行走海壇)】

底部导航

關註微信公眾號

台陸通APP下載

400-800-1969

周一至周五(8:30-17:45)

2019-2024 dalutone.cn 版权所有 ICP证:闽B2-2019900991 
 


陸通LINE@生活圈

seo seo